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

ID:29388235

大小:3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4讲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   (2010年江苏扬州期末)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2、,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2题,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答案:1.D 2.B(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3~4题。3.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

3、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增加而增加解析:选C。用排除法选择,读图可知:1964~1976年时段至1985~1989年时段臭氧总量最大值向北移,排除A项;自30°S~50°S臭氧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递增,排除B项;60°S~80°S臭氧总量减少得快,即递减明显,C项正确;CO2浓度与臭氧总量无关。4.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选B。臭氧主要存在于平流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总量减少会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

4、,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导致地面升温,从而使地面辐射增强;酸雨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与臭氧含量无关。(2009年高考江苏卷)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5~6题。5.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选B。新能源车节约能源,清洁,环保,排出的废气少,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6.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

5、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选B。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需要大量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因此,可能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此完成7~9题。7.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取代,下列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8.实现汽油无铅化是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

6、要原因是(  )A.降低汽油成本B.节约铅金属C.避免铅污染大气D.含铅汽油燃烧率低9.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车用汽油醇已于2001年6月开始在河南、吉林、黑龙江三省定点使用,为全国实施使用汽油醇这一战略措施积累经验。车用汽油醇是用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型燃料,是国际公认的清洁燃料。我国之所以率先在河南、吉林、黑龙江三省试用乙醇汽油,主要考虑这三省是(  )A.农业大省B.小麦、玉米生产基地且产粮较多C.汽车拥有量大D.人口众多答案:7.C 8.C 9.B(2010陕西西安中学统考)读“中国环境问题分

7、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红色荒漠B.盐碱荒漠C.酸雨D.冻雨11.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图示的四个区域开发中,乙属于(  )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解析:第10题,丁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发达,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第11题,乙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现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答案:10.C 11.A(2010年北京崇文统考)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

8、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2~13题。12.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