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

ID:29388369

大小:1.7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2)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3)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__________最____B点远日点__________最____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特点特殊日期图示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________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北极圈

2、及其以内出现________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______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_______现象春秋分日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误区警示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____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

3、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①北半球夏至日②北半球冬至日③春、秋分日:_______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2)四季的划分(3)五带的划分辨一辨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则当地该日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且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典例导入 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       ,C       ,D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

4、存在的结果。(3)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    (填“变大”或“变小”)。五带将怎样变化?疑难剖析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2)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等气候。(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特别提醒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α=黄

5、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热带范围。②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③μ=α=90°-极圈的纬度数=晨昏线的纬向移动角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题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典例导入 2.(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题。时间地点  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0023:008:5823:02②7:1918:417:2018:40③5:4018:485:3918:4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6、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疑难剖析 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④极昼、极夜规

7、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较少,此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