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

ID:29446989

大小:67.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 1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识字7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2.进一步体会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领悟诗歌的意境,背诵小诗。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难点:儿歌中“深”、“但”两个字的理解。教学资源1.课文中的插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2.孩子对表演是很感兴趣的,课堂上也能通过表演加强对小诗内容的理解,加强对小诗意境的体验。3.教学课件。预习作业1.读熟小诗,圈画出生字词。2.再书空85页本课生字的笔顺。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复习温故1.认读生字词:亭子、停下、鸟鸣、鸣叫2

2、.读读诗歌。    人来小亭边,    停步侧耳听。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二、诵读感悟1.小组合作读诗。边读边看图,想象这首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2.大组交流,领悟意境。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这个人来小亭边干什么?(2)为什么他只听见鸟的叫声,而看不见鸟?一、复习温故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指名读读诗歌。二、诵读感悟1.小组合作读诗,教师巡回指导。2.大组交流,领悟意境。引导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a.“深”字的意思可以结合看图“林深叶茂”来体会;“但”字的意思可结合诗句作适当点拨。b.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鸟鸣声,引

3、导学生表演诗歌情境,评议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诗句采访表演者,教师示范,加强生生互动,更好地体会诗意。c.“闻”字的意思: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图字相联。3.指导诵读。教师范读。a.结合看图“林深叶茂”来体会“深”字的意思。结合诗句理解“但”字的意思。b.听鸟鸣声,表演诗歌情境,评,体会诗意。c.看插图,体会“闻”字的意思。3.诵读。听教师范读。展示朗读。“停步侧耳听”——要读出轻移脚步,屏息凝神,聚精会神的神情;“林深不见鸟”——要读出林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4.背诵诗歌。交流背诵方法,如:看图背、表演背……三、拓展延伸游戏:给诗中的汉字开花——说说由这个字想到的古诗

4、、谜语、成语等。(小组合作准备交流)如:由“鸟”字想到《春晓》、《独坐敬亭山》。由“鸣”字想到“一鸣惊人”;“深”字想到“深山老林”等。四、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耳、闻、但交流书写要点:(1)“耳”的最后一笔。(2)“闻”字的笔顺。学生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4.背诵诗歌。引导学生交流背诵方法后再背诵。三、拓展延伸游戏:给诗中的汉字开花,引导小组合作准备交流。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耳、闻、但2.引导交流记字方法。3.巡回指导(3)“但”字的左右结构和其中“日”字的写法。2.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自学笔顺描红,说说关键笔画,临写。作业设计★背诵小诗给家长听。★★《补充

5、习题》第36页第三大题。    把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清脆的    树林              听    古诗小巧的    鸟鸣              看    音乐茂密的    凉亭              背    风景★★★《一课一练》第42页“聪明娃”栏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