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

ID:29453231

大小:1.1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0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_第1页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_第2页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_第3页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_第4页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期中测试(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黄秋娟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讲话中曾说:党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下面名言与之最接近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施政用“王道”D.“人之性恶”2.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上演的太极拳阵千人划一、齐如刀刻,巨大的

2、太极圆阵象征着天人合一,场面壮观,叹为观止。下列人物中首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是A.孔子B.朱熹C.董仲舒D.孟子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图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的是4.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根据他的建议采取的“独尊儒术”措施,包括12①兴办太学②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③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④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5.“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这是什么文体A.诗经B.楚辞C.宋词D.元曲6.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家思想家是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7.清代学者戴震曾猛烈抨击理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按照他的逻辑,王守仁“杀人”的手段应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致良知”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A

4、.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9.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10.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12A.龚自珍     B.李鸿章     C.洪仁玕    D.严复11.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

5、燎原1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1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在此过程中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第一次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A.《法俄革命之比较》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再论问题与主义》1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争B.探索C.屈辱D.复兴

6、15.“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右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12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红l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16.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

7、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17.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18.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8、,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