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

ID:29453323

大小:120.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0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1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2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4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屈原列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辨析掌握本课常见虚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2、学习本文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屈原、司马迁及《史记》相关常识,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学导入:司马迁、《史记》、屈原、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回顾所学:1、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伟大的、,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2、作者司马迁以其“,,”的史识,使《史记》成

2、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3、《史记》与后来的、、合称“前四史”。(二)习得新知:1、屈原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7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徙,后因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馋,被免去左徙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一系列的问题,屈原也多年流亡,最终悲愤交加,自沉于汨罗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的道路,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

3、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2、介绍《离骚》。屈原首先是一位伟大诗人,最能表现诗人的政治思想和伟大人格的诗就是《离骚》。11《离骚》共二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浪漫主义抒情诗。《离骚》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篇侧重于对斗争历史的回顾,后半篇侧重对于未来道路的探索。全诗抒发了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怀,对腐朽势力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现了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离骚》的艺术价值很高,从神话和历史传说中吸取大量素材,驰骋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用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4、多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激情,坦露性格,塑造了伟大诗人的形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比兴手法的运用,比《诗经》更丰富多彩、灵活生动;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句式多变、句尾用语气助词“兮”的骚体,恰切的表现了复杂的思绪和炽热的情感;文采绚烂,结构宏伟。3、背景资料屈原生活得时代,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关头,也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亡的时代。当时,楚国内外都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内政上有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斗争,外交上有亲秦和亲齐两排的斗争。以楚怀王稚子子兰为代表的楚国贵族集团保守堕落,亲秦误国;屈原则

5、主张对内立法强国,对外联齐抗秦。屈原的“见疏”、放逐乃至投汨罗江而死,就是这种斗争的结局。二、研读前三段,归纳总结1、概括每一段的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2、文言知识点总结①通假字(6个)②解释下列词语的活用情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11方正之不容也明道德之广崇蝉蜕于浊秽③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方正不容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自我总结】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温故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惨怛(       )   

6、     枯槁(         )          濯淖(           ) 憔悴(          ) 帝喾()属草稿()博闻强识(          )     谗谄蔽明(         )        11二、课堂导学学习4----10段,归纳总结1、通假字(5个)   2、解释下列词语的活用情况 厚币委质事楚其后楚日以削时秦昭王与楚婚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古今异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今义: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今义: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遂绝齐秦,虎狼之

7、国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莫不欲求忠以自为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5、思考:本文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11  【自我总结】 第三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温故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①博闻强志()②争宠而心害()其能③屈平属()草稿未定④平伐()其功⑤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⑥人穷则反本()⑦举类()迩()而见义远⑧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⑨厚币()委()质事楚⑩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

8、迁()之二、课堂导学学习11---12段,归纳总结1、通假字(1个)   2、解释下列词语的活用情况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11古义:今义:形容枯稿古义:今义: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今义: 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