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

ID:29471683

大小:6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教案[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  2、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象征手法,在记叙中抒情。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重点讲读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

2、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3、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

4、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

5、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 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

6、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

7、感情。  四、布置课外作业。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

8、)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