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

ID:29507814

大小:21.1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0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_第1页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_第2页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_第3页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_第4页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现代陵园景观规划设计浅谈 摘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分支,墓园设计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对墓地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束缚,大胆的引进了西方的现代陵园的规划布局,把中国的山水景观和西方严谨几何布局形式融合在一起,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将成为墓园发展的新趋势。    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都有其存在的必然和形式的渊源。在中国,墓葬文化和形式受到各种传统思

2、想的影响,如“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儒、道”生死观以及周易“风水”思想等。这些自然哲学思想,在岁月的磨练中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自称一套的完善体系,指导了中国上千年的城市、建筑、园林、陵园等一系列的布局形式。  在中国墓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入土为安””——死者必须埋入地下的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死者必须埋入地下才能得到安息。“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

3、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台湾地区地少人稠,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受入土为安与风水传统观念的影响,殡葬形式多以土葬为主,加上人口集中于各大都市,且无序的孤茔野坟在城市边缘的路旁、沟边,严重损害卫生、观瞻和节约用地原则。因此,都会区的墓地问题已成为国土利用与区域发展上之重大课题。其中容量不足、区位元不当与缺乏管理,更一直是台湾地区墓地三大问题。  由于墓地、殡仪馆、纳骨堂(塔)等丧葬设施之区位,对于公共卫生、都市

4、观瞻、景观维护与土地合理使用均有所影响,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大众也普遍要求提高生活环境质量,这也就为墓地公园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近年来,部分私立墓园因其环境景观优美,墓园内规划的墓道、凉亭、停车场、厕所等公共设施完备、整洁而美观;园内同时设有庄严美观的纳骨塔、金炉、土地公等设施,及服务中心以提供定期清洁的服务,部分墓园甚至设有休息室供参丧人员休息之用或提供其它服务,故非常吸引丧家的欢迎。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

5、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分支,墓园设计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对墓地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束缚,大胆的引进了西方的现代陵园的规划布局,把中国的山水景观和西方严谨几何布局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墓园的新趋势。因此,业主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申请设置公墓及纳骨堂(塔),以响应政府实施公墓公园化、开发一元化丧葬设施及倡导火化、塔葬之墓政改革工作,并委托我院进行墓园的景观设计。  1)

6、因地制宜,符合风水穴位意向,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设计穴位拥有可瞭望城市及西海岸的辽阔视野。  2)汲取一期开发的经验,塑造墓园精致化和良好的殡葬环境,以绿化种植和空间设计的双重手段提升墓园质量。  3)保护原有生态平衡,反应自然生态保育。  4)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  1)突出崇尚自然,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与殡葬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提高墓园的价值,同时使逝者、生者都处于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之中。因此,墓园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地形,尽量不破坏现有的山势和植被。  2)体现墓园与景观环境的

7、统一  墓园应具有自身的特征,表达庄重、肃穆、简洁、素雅的纪念性气氛,同时墓园又具有景观之美,通过大面积的草坪、树木、花卉、亭台、小径、流水等造景要素和手法,来表达亲切、宁静,为祭奠亲人的人们创造休息、冥想的场所。  1)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营造美观而富有特色的墓园景观效果,实现景观效果与开发强度的双赢,拉动销售。  2)塑造双溪的溪谷景观,将位于地势较低位置的墓区通过景观设计得以提升价值。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

8、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3)在开发密度较大的区域设置开敞中心景观绿地,通过绿化造景及雕塑艺术等手法,缓解墓区拥挤的视觉效果,提升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