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

ID:29509107

大小:63.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琵琶行》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说课稿《琵琶行》是语文(必修三)课本古典诗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一、说教材(一)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中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2)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结合本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这是知识目标。2.

2、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这是情感目标。3.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这是能力目标。(二)教学重点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以前学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三)教学难点感受“声中之情”“文中之情”。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还能感知。但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

3、并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文章的难点。)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三、说教法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再加上我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讲的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师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前疏通字句,解决字词问题。本文采用两课时教学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

4、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精读(把握语气、节奏、感情),通过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师生讨论分析等来掌握本诗的特点和思想情感,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

5、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分析课文1、在《春江花月

6、夜》的琵琶声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我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

7、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为什么读着白居易的文字就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一般?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a,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