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

ID:29513411

大小:80.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0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_第1页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_第2页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_第3页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_第4页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政治科重点知识与重大时政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货币金融理论1.汇率(1)汇率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金融手段的货币政策。(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3)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加大就业压力,加剧国内竞争,但促使企业提高质量;有利于进口,增强对外投资能力。有利于提高国际购买力,对引进外资有一定影响。(3)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外贸顺差,用于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拓展国际贸易、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过高的外汇储备存在许多负面的影响

2、。2.融资和投资对资金需求者来说是融资(筹资),如吸收存款(商业银行)、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中央政府发行国债,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筹集资金的行为。对资金提供者来说是投资,如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个人)、购买股票或债券(企业或个人),国家投资国企或参股股份制企业等。有实物、资本、技术等投资方式。(3)企业发行债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是直接融资,向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4)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5)利率可调节货币供给量、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上调,居民增加储蓄,贷款需求减少。 二、价格理论1.影响价格的因素:气

3、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直接因素)关系来实现的。人和物的成本。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假定所有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反方向变动(需求法则,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如降价后需求量有增加幅度低于降价幅度,获益减少,反之收益增加;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

4、的变动,是需求曲线点的上下移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价格预期、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降低成本,生产者会增加价格下降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供给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法则,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变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技术水平、生产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化,其变动

5、是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3.均衡价格与其变动该商品的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的价格。实际价格围绕着均衡价格上下波动。当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可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反之则均衡价格上升;当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当供需同时增加或减少、或者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不确定。4.政府的价格干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价格,商品的定价权在企业,价格竞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政府不能越权定价,但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价格政策,制定指导价、保护价。三、消费理论1.扩大消费需求需要:(1)生产决定消费。要增加有效供给,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

6、构升级。(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扩大就业,增加居民当前收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做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3)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必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

7、力。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稳定物价。(6)通过行政、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刺激和引导消费;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7)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2.重大时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源泉;要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提倡“光盘”行动,拒绝“剩宴”。四、公平理论1.如何维护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