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

ID:29538626

大小:65.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5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⒈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条件。⑴经济、阶级基础:20世纪初,中国民族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⑵政治环境:①《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民主革命逐渐取代维新变法成为政治运动的主流。⑶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和和同盟会的成立。⑷军事上: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⑸思想上和纲领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⒉20世纪初,民主革命逐渐取代维新变法成为政治运动的主流,试从清朝统治的角度列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⑴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维护清朝统

2、治的前提下,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⑶1901-1905年的清末“新政”不但没有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反抗斗争不断。⑷1905-1911年的清末“预备立宪”以“皇族内阁”收场,导致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⒊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结果。⑴目的: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清朝的统治。⑵内容:①文教上:派遣留学生;②军事上:编练新军;③经济上:奖励实业。⑶结果:不但没有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重了人民

3、的负担,人民反抗斗争不断。⒋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和结果。⑴目的:遏制革命,维护清朝统治。⑵结果:①“皇族内阁”成立;②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立宪派开始倾向革命;③汉族官僚离心;④清政府空前孤立。⒌列举20世纪初中国主要的民主革命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孙中山。⒍列举辛亥革命爆发以前成立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振兴中华、光照日月)⒎同盟会成立的条件、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机关刊物、纲领、意义。⑴条件:①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准备;②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

4、,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⑵时间:1905年。⑶地点:日本东京。⑷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⑸机关刊物:《民报》。⑹纲领:三民主义。⑺意义:①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它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⒏三民主义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又有哪些不同的称谓?它们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三种革命?试评价这三种革命。称谓内容原因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总评民族革命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清朝统治者对内实行专制和民族压迫,

5、对外已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⑴积极意义: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⑵局限性: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③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政治革命民权,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政府,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三民主义的核心,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社会革命民生,即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革命后社会发展问题。

6、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反封建不彻底。⒐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⑴经济、阶级基础: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⑵领导基础: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⑶群众基础: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⑷组织基础: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⑸新军的革命首义精神。⒑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⑴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

7、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⑵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⑶帝国主义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和谈”。⑷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对革命党人实行反革命的两手策略,革命党人被迫同意“南北和谈”。⒒列举南京临时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并作简要评价。⑴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评价: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⑵发布《告各友邦书》。评价:革命派企图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