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

ID:29553507

大小:7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人民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A.同时并举B.先工业化后改造C.有主有次D.先改造后工业化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我国在1

2、956—1966年间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是()武汉、鞍山B.鞍山、包头C.武汉、包头D.鞍山、宝山5.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6.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B.人民政权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7.1975年邓小平支持中央工作时,哪个行业的整顿带动

3、了整个工业的整顿()A.钢铁B.铁路C.煤炭D.电力8.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A.中共八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A.江苏、山东B.安徽、四川C.安徽、福建D.广东、四川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

4、不了的计划和设想11.我国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①广东②江苏③福建④浙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哪次会议为起点正式开辟()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3.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A.强调民主集中制B.纠正历史的冤假错案C.实事求是的精神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4.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

5、.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15.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6.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7.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A.开放14个沿海城市B.

6、开放长江沿岸城市C.浦东的开发D.开放内陆省会城市18.作出论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议是()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20.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

7、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的比较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材料二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八人以上的私营

8、企业243万多户,从业人数3400余万人,雇工在七个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1.2亿,下降到现在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