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

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

ID:29562774

大小:51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章末知识整合学案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专题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及农业区位分析1.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要从农产品生产特点、质量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2)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②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

2、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③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④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2.农业区位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其中,气候条件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府政策等;技术条件包括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进行农业区位分析

3、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注意分清主次、轻重、优劣。不同区域的不同农业生产类型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分析时必须抓住主导因素(优势区位或限制因素)。►针对训练下图表示我国某农作物在三个地区位置,读图,完成1~2题。1.该农产品可能是(A)A.小麦   B.棉花C.水稻D.花生解析:图中我国三个地区中都有分布的,其中能在青藏高原地区生产的农作物,最有可能为小麦。2.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C)A.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C.光照条件好D.气温较高解析:①地农业生产最为有利的气候条件是由于海

4、拔高,空气稀薄,光照条件优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