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

ID:29636096

大小:8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1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_第1页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_第2页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_第3页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_第4页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地质学整理》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煤地质学重点整理煤地质学重点整理第1章成煤原始物质与堆积环境成煤原始物质:成煤的原始物质主要是植物,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低等植物—主要是菌类和藻类1)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以蛋白质为其主要组成成分;2)基本呈丝状体和叶状体;3)构造简单,不具备各种植物器官的分化;4)多生活于水体中而呈浮游状态,故称也为浮游生物。5)在地史早期(元古代到早泥盆世),它们构成了当时植物界的主体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1)它们的结构复杂,根、茎、叶等器官分明;2)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细胞。

2、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组成。3)细胞壁的主要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4)原生质是细胞的内含物,它是由蛋白质、脂肪和果胶质等一些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三大聚煤期:1)石炭-二叠纪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聚煤时期,地势比较平坦,植物繁盛,聚煤作用强,为第一大聚煤时期,形成了分布广泛的聚煤盆地和含煤地层。2)自晚二叠世晚期至中生代,是裸子植物最为繁盛的时代。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个重要的聚煤期。在我国,侏罗纪是最为重要聚煤时期。3)早白垩世以后至古、新近纪是植物进入到高级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这个

3、时期构造活动更加强烈,气候分带也更加明显。这个时期被称为世界上第三个重要聚煤时期。植物遗体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堆积起来而转化成泥炭和腐泥的,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必须有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和发展,这是成煤的物质基础;(2)植物遗体堆积起来后应及时与空气隔绝,以使植物遗体不被分解,能保存下来并进一步转化成泥炭或腐泥。自然界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堆积环境中,最主要的是沼泽(或泥炭沼泽)。泥炭:是沼泽中死亡植物残体不断积累转化形成的天然有机矿产资源。沼泽:指有植物生长的常年积水的洼地。沼泽中植物死亡后其遗体

4、能够被沼泽水所覆盖,使其与空气隔绝而不被完全氧化分解,并在逐渐堆积过程后经以生物化学作用为主的变化后可转变成泥炭的,称为泥炭沼泽。泥炭沼泽的形成条件:1、低洼的能够积水的地形和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的土壤;2、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气候条件;3、入水量(流入的地表水、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出水量(流出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蒸发量)。泥炭沼泽类型:按泥炭沼泽的表面形态和水源补给,以及养分和植被等特征,泥炭沼泽可划分:低位泥炭沼泽(定义:地形低洼,潜水面较高,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与沼泽水位基本相同。又称富营养泥炭沼泽

5、,对成煤最为有利。)、高位泥炭沼泽(水源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沼泽。其水面位于潜水面之上,水源不充足,水中缺少矿物质,因而一般没有高大的植物生长。又称贫营养泥炭沼泽,在成煤过程中的作用不太重要。)和中位泥炭沼泽(介于两者之间,潜水面位于泥炭层内,水源来自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又称过渡类型或中营养泥炭沼泽。)泥炭的化学组成,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泥炭的类型根据原有植物组成,泥炭可划分为草本泥炭、木本泥炭和藓类泥炭。煤的形成条件:主要归纳为:植物条件、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地壳运动10/10煤地质

6、学重点整理第2章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泥炭化作用是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过程,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形成条件:发生于覆水地区的水位以下,即与大气局部沟通的状态下。泥炭化作用的直接产物除了泥炭以外,分解出的气态产物有二氧化碳、水、沼气和少量氮。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形成条件: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③厌氧细菌的参与。丝炭化作用:植物物质应受的氧化分解

7、、脱水、脱氢及增碳化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形成环境: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凝胶化作用与丝炭化不同之处:1)凝胶化作用与丝炭化所发生环境不同:凝胶化作用是在弱氧化至还原环境下形成,丝炭化作用是在氧化环境中发生,后迅速转入弱氧化或还原环境下。2)经历作用不同,成分不一样:部分丝炭没有经历凝胶化作用,细胞结构几乎未经历膨胀变形,保持了植物的组织结构。3)同一植物遗体可以经历两种不同的过

8、程,形成相应的组分残植化作用:当泥炭化过程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形成的的环境和条件(1)泥炭沼泽是开放型的,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2)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3)泥炭化形成的物质一部分被带走,稳定组分聚集。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