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效应》word版

《遗传效应》word版

ID:29640887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遗传效应》word版_第1页
《遗传效应》word版_第2页
《遗传效应》word版_第3页
《遗传效应》word版_第4页
《遗传效应》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传效应》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遗传效应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遗传效应英文名称:geneticeffect定义:基因型对性状形成所起的作用。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所谓遗传效应就是对蛋白质合成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部分,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能够直接指导或间接调控蛋白质合成的碱基序列。研究发现,人体每个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共有碱基对三十亿个,其中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并不会表达出来,同时对性状也没有直接的影响,这些我们称之为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反之即为有遗传效应

2、,称为基因。基因分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而非编码区只能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但是无论是非编码区还是编码区对于生物性状的正常表达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都是基因的一部分,也就都有遗传效应。目录英文名称美貌、奇妙的遗传效应1.先天因素2.后天影响杨树抗病性状的遗传效应1.基本信息2.研究目标3.研究内容4.研究结果苦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辐射遗传效应的特点衰老进化中的遗传效应英文名称美貌、奇妙的遗传效应1.先天因素2.后天影响杨树抗病性状的遗传效应1.基本信息2.研究目标3.研究内容4.研究结果苦瓜主要经济性状

3、的遗传效应分析辐射遗传效应的特点衰老进化中的遗传效应展开编辑本段英文名称  遗传效应∶Heredityeffect编辑本段美貌、奇妙的遗传效应先天因素  孩子的身材通常与父母比较相似,甚至象同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这就是遗传的效应,同样,人的相貌美丑也是和遗传有关。遗传基因能决定胎儿鼻子的形状和大小、眼睛的距离、嘴唇的薄厚、脸型、肤色以及胸的曲线、腿的长度、臀部尺寸等。人的外部特征不仅能从父母那里遗传,还可以从祖父母那里遗传。胎儿从父母那儿遗传相貌、身高、智力、性格的比例有以下的说法:  身高是母亲的遗传大。在营

4、养状况下的前提下,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妈妈的身高尤其关键。妈妈长得高,孩子也大多长得比较高。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智力是母亲的遗传大。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性格是父亲的遗传大。性格的形成

5、固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影响。比较而言,爸爸的影响力会大过妈妈。其中,父爱的作用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有一位专家提出,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的许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使女儿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  相貌是父亲的遗传大。据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坦菲德解释,可能由于父亲给予子女遗传上的特征,使婴儿的脸无论怎么看都更像父亲。这位科学家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

6、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后天影响  上海万豪医院田主任介绍:实际上孩子是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各种身体要素的遗传因子。因此从妈妈或爸爸那里所获得的遗传因子的影响力是相同的,一般说来父母漂亮,孩子成年也漂亮,但也是不绝对的,这还要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身心智力发展。如果在学校里受到挫折,或在家中受到严重伤害,那么即使小时候很漂亮,大了也会变丑。相反,那些小时候难看,但受到家人社会良好照顾与教育,长大后也可变得“如花似玉”。  据有关报道:南美哥伦比亚的哈脱村,是世界有名的美人村,那里不仅女

7、子长的美丽,男子也非常英俊,就连老人也眉清目秀,体形优美。为什么哈脱村能得天独厚皆是美人呢?据说从他们祖上到现在,定下了一个婚配规定:“男子娶妻千里外,女子出嫁超千里。”这样可以避免近亲婚配。还有一个规定,男婚女嫁非“美人”不配,非身体健壮者不配,酗酒、吸烟者不配。全村人都坚持这种古老的婚配标准。为优生创造了条件,使人了们后代越来越健美漂亮。编辑本段杨树抗病性状的遗传效应基本信息  组织验收鉴定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验收鉴定时间:2001年12月25日  完成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

8、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完成人员:王明庥、施季森、黄敏仁等研究目标  建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阐述杨树抗黑斑病性状的遗传效应;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进行抗病性状基因定位,并分离抗黑斑病相关的cDNA克隆。研究内容  (1)建立杨树抗病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估计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基因×环境互作效应;  (2)构建具有500个子标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