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

ID:29643902

大小:135.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一、选择题1.对研究对象要了解更精确的数据需要(  )A.观察         B.测量C.用显微镜观察 D.调查答案:B2.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  )A.数据收集 B.分析数据C.归纳数据 D.统计整理数据答案:A3.某同学为了验证低温对小鼠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两组实验:一组选用3只小鼠在常温下培养,另一组选用5只大小相同的小鼠在低温下培养。该实验设计上违背了下列(  )A.单一变量原则 B.等量性原则C.对照实验原则 D.没有不足解析:一组

2、选用3只小鼠,另一组选用5只大小相同的小鼠,违背了等量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单一变量情况下,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答案:B4.雷迪将设计对照的思想引入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A.苍蝇会从腐肉上自然发生,蛆不会B.苍蝇不会自然发生,蛆会从腐肉上自然发生C.苍蝇和蛆都会从腐肉上自然发生D.苍蝇是由亲代苍蝇在腐肉上产的卵发育而来;苍蝇和蛆都不会从腐肉上自然发生解析:苍蝇和蛆都不会从腐肉上自然发生,他向“自然发生说”发出了挑战,但他不能证实微生物能否自然发生。答案:D5.为了验证某种药物的疗效,科研人员将该

3、药物用氯化钠溶液溶解后注射到实验动物的体内,则作为对照实验中最适合的是注射(  )A.氯化钠溶液 B.蒸馏水C.等量的氯化钠溶液 D.等量的蒸馏水解析:选用等量的氯化钠溶液可以排除氯化钠溶液对实验的干扰,同时注意等量性原则的应用。答案:C能力提升6.巴斯德挑战“自然发生说”的实验属于(  )A.模拟实验 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 D.对照实验解析: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答案:C7.下图为巴斯德的“鹅颈

4、瓶实验”,该实验说明(  )A.微生物只能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B.微生物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产生C.微生物来自非生命物质D.肉汤中有机物丰富可以产生微生物解析:曲颈瓶阻挡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巴斯德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答案:A8.“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这些说法与下列哪位科学家所支持的生物学观点一致(  )A.雷迪 B.尼达姆C.斯巴兰扎尼 D.巴斯德解析:考查“自然发生说”。“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我国古

5、人通过观察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在教材给出的四位科学家中,雷迪首先通过观察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实验,斯巴兰扎尼通过实验否定了“自然发生论”,而巴斯德最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证明“自然发生论”是错误的。只有尼达姆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答案:B9.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观察B.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以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推论C.预测必须是正确无误的D.通过测量科学家能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得更加精确解析:预测是对实验

6、结论进行推测,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至于正确与否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答案:C10.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都施了肥料,产量是不是增高,无空白对照,不能清晰地反应施肥后的效果,所以要设计既不施用有机肥也

7、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答案:B二、非选择题11.斯巴兰扎尼设计了一组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说”,下图是斯巴兰扎尼的实验过程,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遵循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2)该实验有________组对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结果与斯巴兰扎尼的假设__

8、______(一致,不一致),分析该实验结果,斯巴兰扎尼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学家们都赞成斯巴兰扎尼的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斯巴兰扎尼怀疑尼达姆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他认为,短时间的煮沸未能杀灭全部的微生物,软木塞本身携带有微生物或者软木塞在用粘胶剂加封后,仍不可能阻止外来微生物进入。通过D组实验说明烧瓶密闭且加热时间足够长,肉汤不被污染,其余加热时间不够长或者不密闭均被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