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

ID:29658510

大小:3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1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_第1页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_第2页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_第3页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_第4页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实验总结》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一(1)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目的:分析反射弧的组成,了解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实验对象:蟾蜍实验方法:1.制备脊蟾蜍。用刺蛙针于蟾蜍头部枕骨大孔处刺入颅腔将脑组织拆毁,保留脊髓,制成脊蟾蜍。2.用铁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吊在铁支架上。观察项目:实验项目结果1、2%硫酸刺激左足尖皮肤完整缩腿反射皮肤剥离缩腿发射消失2、2%硫酸刺激右足尖坐骨神经完整缩腿反射切断坐骨神经缩腿反射消失3、2%硫酸滤纸贴腹部皮肤脊髓完整骚爬反射脊髓破坏骚爬反射消失4、电刺激右坐骨神经外周端右腿收缩5、电刺激右腓肠肌腓肠肌收缩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反射活动的实现需要感受器来感受外界刺激2、

2、反射活动的实现需要传入传出神经来传导兴奋3、反射活动的实现需要反射中枢来信号分析并发出指令4是反射,5是反应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完成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反应: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反应的表现形式:兴奋与抑制。如在除去脑、脊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肌肉,肌肉依然有反应。结论:在本实验中可得什么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5个部分构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实现反射活动

3、的必要条件。反射弧的任何环节发生障碍或受到破坏,这一反射活动就将发生紊乱或不能出现。实验一(2)阈强度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阈强度的测定方法,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实验方法: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项目:坐骨神经新鲜肌肉阈强度0.5V1.5V兴奋性高低分析:什么是阈强度?与兴奋性有何关系?阈强度:在实际测量时,把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固定,测量能使组织发生兴奋地最小刺激强度。它可以作为测量兴奋性大小的指标。阈强度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阈强度小,表示组织兴奋性高;阈强度大,则兴奋性低。实验一(3)刺激与反应实验目的:了解各种组织的反应形式。实验对象:蟾蜍实验方法:1.破

4、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将蟾蜍仰卧在蟾蜍板上,暴露心脏。观察项目及结果反应刺激形式种类组织化学刺激电刺激机械刺激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心脏(心率)加快减弱//骨骼肌/收缩收缩收缩胃肠道平滑肌舒张收缩/收缩坐骨神经丛//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分析实验结果不同组织接受同一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心脏受到肾上腺素的刺激时,表现为兴奋,而胃肠道平滑肌则表现为抑制。相同组织接受不同刺激其反应也有所不同。如心脏受到肾上腺素的刺激时,表现为兴奋,而受到乙酰胆碱的刺激时,则表现为抑制。结论实验三(1)蟾蜍心兴奋传导系统分析实验目的:利用结扎的方法,分析蛙心起搏点及兴奋传导的顺序。实验对象:蟾蜍实验方法:1.暴

5、露蛙心:用刺蛙针破坏蛙的脑和脊髓,将蛙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胸部皮肤及胸骨,剪开心包膜,显露心脏。2.辨别蛙心静脉窦、心房、心室三部分及窦房沟、房室沟的结构和位置。观察项目:1.观察蛙心静脉窦、心房、心室三部分跳动的顺序及计算其跳动频率。2.结扎房室沟:于房室沟处穿引一细线后作一结扎,阻断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各自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3.结扎窦房沟:用细镊子在主动脉干下方穿引一细线,再用玻璃针将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半月形纤维环(窦房沟)处作一结扎,以阻断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传导。待心房和心室恢复跳动后,观察计算静脉窦、心房和心室

6、各自的跳动频率。将上述各项观察结果填入下列表格。频部位率(次/分)条件静脉窦心房心室结扎前444444结扎房室沟48480结扎窦房沟4100注意事项:1.作结扎时,结扎部位必须准确,勿将静脉窦或心房结扎住。2.若结扎房室沟后,心房、心室停搏过长时间,可用玻璃针作人工刺激,使其恢复自主跳动后再计数。思考题:两次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为何跳动频率不一致?哪一部分的跳动频率更接近于正常心跳频率?这说明正常心搏起点在何处?心脏兴奋传导的顺序如何?1、实验中,结扎房室沟后,心室停跳,这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兴奋传导受阻;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心室停跳,这是因为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的兴奋传导

7、受阻。而结扎房室沟后,心室跳动频率为0;结扎静脉窦后,心房、心室跳动频率为0,是因为静脉窦的超驱动压抑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在正常情况下,心房、心室在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而“被动”产生兴奋,这种“被动”的兴奋频率远远超过它们本身的自动兴奋频率。一旦静脉窦发放的冲动中断,心房、心室不能立即按其自身的节律使心脏搏动,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过来,这就是心房、心室跳动频率为0的原因。2、静脉窦的跳动频率更接近于正常心跳频率。3、正常的心跳起搏点在静脉窦4、心脏兴奋传导的顺序是:静脉窦→心房→心室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