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word版

《生化检验》word版

ID:29658566

大小:1.39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2-21

《生化检验》word版_第1页
《生化检验》word版_第2页
《生化检验》word版_第3页
《生化检验》word版_第4页
《生化检验》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化检验》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IFCC定义为“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学试验方法的应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主要任务:①②③④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趋势①实验室高新技术的发展:分离与分析技术、自动化与酶法分析、标准物质和体外诊断试剂②快速小型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快速检测试条、小型化多用途检验仪器 ③检验质量控制和系统评估:检验结果可靠有用、检验与临床结合密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的关系、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系(疾病诊断和早期诊断,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2、治疗效果监测,健康普查和咨询)、与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的关系 第十章 急性时相反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感染、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血浆AAT、AAG、Hp、C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等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PA、Alb、TRF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 苯丙酮酸尿症(PKU):是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3、。 同型半胱氨酸正常代谢:代谢紊乱一、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是最常见的以HCY(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主要有三种原因:①胱硫醚-β-合成酶缺失(常见)。体液HCY及其前体积聚,Cys和胱氨酸下降。生化异常:血浆同型胱氨酸(HCY的氧化形式)达到可检测水平,血浆Met升高。尿含有同型胱氨酸和其他含硫氨基酸如Met、甲硫氨酸硫氧化物和Cys的二硫化物和HCY。②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缺失(罕见)。血浆Met不升高③食物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6(胱硫醚-β-合成酶的辅酶)、B12(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二、与心血管疾病

4、:高水平HCY能增加人体自由基的生成,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临床应用】:血脂正常,胆固醇不高的人群。有严重AS性疾病和家族史人群。有早期(<50岁)冠心病、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病症状的人群。服用氨甲喋呤、氨茶碱、苯妥英等人群中HCY升高的比例较高,有进一步引发血管疾病的可能,需要联合考虑。 继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疾患(蛋白质营养紊乱)以及烧伤等。①肝功能衰竭和氨基酸代谢失衡:肝衰竭时芳香族氨基酸(AAA)在肝脏中的降解减少,其血浆浓度升高;而支链氨基酸(BCAA)在肌肉等组织中的分解没有减少,相反因肝脏降

5、解胰岛素减少、血浆胰岛素升高,促进BCAA进入肌肉,降解增多,导致血浆BCAA浓度下降。正常情况下BCAA/AAA=3.0~3.5,肝病时可显著下降,比值降至1左右往往发生肝性脑病。芳香族色氨酸、苯丙氨酸因血液浓度上升,进入脑组织的量也增加;血浆BCAA下降又导致AAA进入脑细胞的比例增加,这些AAA在脑组织中可形成假性神经递质,是引起肝性脑病和肝昏迷的重要原因。②肾脏疾病:由于肾小管损害、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引起。某些肾脏疾病时仅有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障碍(氨基酸尿);有些病人的肾近曲小管的所有重吸收功能均受影响,已经不仅仅是氨

6、基酸尿。 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50μmol/L。由尿酸排泄障碍或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或体内嘌呤来源过多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①排泄障碍:当GFR下降或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和)分泌功能减退时,便导致~,一般在慢性肾病时出现。另一种是机制不明的多基因型遗传缺陷引起的原发性~。②嘌呤代谢合成紊乱:大多数属于多基因遗传缺陷,机制不明。由酶缺陷引起的占少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

7、碍,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从而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性结石也不称之为痛风) 血清中的蛋白质因为都是由氨基酸组成,性质相似,除清蛋白等少数蛋白质有某种特性可利用染料结合法等方法测定外,其他都需制备特异的抗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这些蛋白质就是特定蛋白。临床所指的特定蛋白质主要有:Alb、PA、AAT、AAG、Hp、AMG、CER、TRF、CRP,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

8、gM、IgA和补体C3、C4,这14种蛋白质,目前已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物质。血清总蛋白测定①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 优点:准确度高,回收率达101.54%;精密度好,CV%为0.85%缺点:操作流程长,程序复杂。各种蛋白质含氮量在疾病状态差异较大 等,但平均为16%,比较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