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ID:29663020

大小:48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知识总结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1)演变历程①经历了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演变历程。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战国时期萌芽,秦汉时期正式形成发展,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2)演变特点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②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

2、”,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③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⑤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⑥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王朝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2.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察区等。3.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1)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

4、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三)中外关联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1 对西周分封制的不同观点我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1)西周封建论者认为,西周初年的分封制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从此中国封建社会开始。(2)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学者则认为,西周的分封制,所谓“封邦建国”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封建制度“大相径庭”,应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度。郭沫若说:“西周分封,‘封’实指‘封疆’,‘建’则是‘建立社稷’。”林甘泉认为:在西周奴隶社会分封制度下,“

5、直接生产者是被剥夺了任何资料的奴隶”。此为主流学说。2 西周封建论者对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论点(1)《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一书列举西周封建论的观点说:“大多数的西周封建论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看作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例如,范文澜认为,西周的‘天子、诸侯、采邑主都从分封里建立起自己的权力,形成一整套的统治体系’。王亚南把周在灭商后逐渐选择和创制的‘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分别等级和颁田制禄等一整套办法,概括地称为‘封建制度’。束世澂认为西周的分封既封赐采邑,同时又任命为地方官,这是采邑制的发展和领主制的肇端。”(2)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

6、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王亚南认为,西周封建制和欧洲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就表现在巩固专制主义的宗法组织上。童书业更径直把西周的封建制称作“宗法封建制”……因为它把“宗法”系统扩大为政治系统,并与封建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构成宗法封建制的社会。3 关于

7、“三公九卿”的说法(1)后人习惯上用“三公九卿”概括秦汉的中央官制,学术界也长期沿用此说法,将秦朝在中央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重要的官职,称为“三公”。丞相之下设置“九卿”。(2)有学者则认为,秦朝的官僚体系实际并非“三公九卿”所能概括的。理由为秦朝并无“三公”,“三公”中的太尉是虚设的,相关史籍中均未见秦朝有一个太尉,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也不见太尉出场,所谓“三公”,实际只有两位。到了汉代始有“三公”。而且秦朝也没有设置法定的九卿官,在丞相之下达到二千石的官员数目不止九人。4 通判的性质(1)关于通判的性质,一般认为它既是州级副长官,又有监察州

8、级长官及其他同僚的权力,兼有监察与行政两种职能,地位比较特殊(王世农1990)。但是,其主要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