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6.1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教案 中图版

ID:29681028

大小:6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22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教案 中图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教案 中图版_第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教案 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科技成就和新式教育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成就。  (2)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近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设计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知道近代驰名中外的化学家侯德榜揭开制碱奥秘,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欧美强国对制碱业的垄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并简要说出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过程方法

2、与能力  (1〉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3)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在各自领域里能够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以詹天佑、侯德榜为代表的近代科技精英及成就的学习,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学习詹天佑、侯德榜施己所长,报效祖国的爱国行为,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2)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3、用。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对清末教育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的事实,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二、教学要点   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颂扬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西方、赶西方、超西方的感人事迹和爱国精神,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难点:①对废除科举制度、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评价。②对京张铁路复杂的技术问题

4、的了解。【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的若干科技成就,再切人本课的主题【感知历史,感悟历史】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有关詹天佑的事迹,并结合课外学到的有关内容,向同学介绍詹天佑刻苦钻研、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以及建造京张铁路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要通过对詹天佑建造京张铁路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科学的品质。二、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首先简介侯德榜的先进事迹,然后通过阅读教科书,巧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理解创业的艰难,感受侯德榜立志报国、执著追求、刻意

5、进取的操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想一想:詹天佑和侯德榜有哪些共同点?(共同点:都曾出国留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参加祖国建设,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就;都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热爱科学事业、注重实践、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三、新式教育的发端 1、京师大学堂的开办教科书主要介绍了“京师大学堂”的诞生、地位和影响。 诞生:引导学生回忆设立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的改革内容之一。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地位:要强调说明京师

6、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全国地位最高、设施最全的学府和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指出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性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封建教育束缚的局限性2、废科举,兴学堂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定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在学制上的大变革。 ①新学制制定的原因: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

7、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措施。新的学制由此而生。②新学制的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新式学堂作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③新学制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清政府也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④各级新式学堂的开办:教科书主要在小字部分介绍了新式学堂的学习科目,认识到其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科举制度的废除:教科书强调了科举制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