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ID:29681466

大小:2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_第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_第2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_第3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_第4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浙江卷,解析版)[试卷总评]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思路: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强调联系实际的同时,总体难度有所下降,选择题部分,中、低难度试题的比重增加,基本回避过高难度试题;非选择题部分,除了在设问中仍然不以整个模块的知识作为答题范围外,还减少了评析量,即从去年评三种观点变为今年只评一种观点。此外,题型构成的比重也有变化,如组合选择题的题量有所增加,在12题选择题中占有10题。  重视学生政治素养的考查:一是关注学生的公民意识,如第25题涉及的税收起征点问题、第29题中的民生工程问题、第32

2、题中的黄岩岛争端事件等;二是关注学生的世界眼光,如第26题中的国际并购问题、第35题中的叙利亚问题等;三是关注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判断能力,如第28题中的人对自然态度变化问题、第29题中的对问题困难群众的关心问题等。  体现思想政治的学科功能:一是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性,如第29题中的关注民生、关心困难群众,第40题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等;二是较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如最近发生的黄岩岛争端事件、叙利亚问题等都出现在试题的背景材料中;三较好地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第30题中的价值判断、第41题第(3)问中对小林同学观点的评析等。 [

3、试题解析]24.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在羊肉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鸡肉供给大幅增加,鸡肉和羊肉同属生活必需品,因此鸡肉价格下降,人们对其需求量增加,同时造成羊肉需求量有所减少,促使羊肉销售者降价销售。①④当选。【考点】价格变动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影响。25.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

4、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答案]C[解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营业税起征点的提高,并不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不属于促进分配公平,B与题意不符。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加人们的实际收入。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有利于减轻小

5、微企业的负担,C符合题意,D项中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说得通,但是否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能一概而论。[考点]:财政收入与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并购

6、和到欧美国家设厂,不是产业转移,说不上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①②符合题意,排除③。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并不属于利用外资,④排除;答案选A。【考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资源配置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

7、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答案选①②。[考点]:物质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28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人对自然千百年来态度的变化说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①符合题意;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存在

8、先对立后统一的说法,③说法错误;人与自然接触的越深入,矛盾越加明显,②符合题意;④说法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然的认识既是无限的,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