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704081

大小:80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2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部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江苏省考试说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②中共八大;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9题考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2.2009年第10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或建设)道路的探索3.2010年第13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4.2011年第11题考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5.2013年第10考查对“大跃进”的认识重点一 “一五”计划

2、实施的背景、方针、特点1.背景(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展工业化建设成为迫切要求。(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4)从国际形势看,朝鲜战争结束,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

3、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史料】3.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重点二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及与工业化的关系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史料】2.意义(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

4、)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史料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7月5日)导读:史料主要说明了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很繁重,表明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

5、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关系。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机统一。重点三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1.“大跃进”的特点和影响史料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导读:史料反映出大跃进的核心是大炼钢铁,表明大跃进的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2.人民

6、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追求“一大二公”。(2)影响: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脱离社会实际。②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史料】难点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时间措施背景内容影响正确的探索1956中共八大三大改造的完成分析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其路线未能坚持1960八字方针三年经济困难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1975全面整顿“文革”时期工农业生产的破坏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

7、升,出现“文革”时期最好的局面1958“大跃进”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探索中的重大失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大办工业、农业、强调高指标、高速度1958~1983人民公社化小社并大社,统一经营、分配,平均主义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1966~1976“文化大革命”“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废除有效的管理制度,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损失严重思考: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1956~1976年),党和政府主要围绕哪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索?提示:(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

8、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精选例题】1、(2012·课标全国,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