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

ID:29719830

大小:3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2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_第1页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_第2页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_第3页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_第4页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_第5页
资源描述:

《垂直流模拟湿地对氮磷的去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水体氮磷探究实验摘要通过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实验室模拟实验(主要有物理吸附、生物膜利用等),以人工添加污水方式(无恒定流量)设计不同装置,从填料差异,水体运行停留时间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因素,进而为得出实验最佳装置设计方式以及探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工业污水中氮磷设计。关键词实验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无恒定流量总氮总磷去除效率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湿地系

2、统主要由各种具有透水性的基质、水生植物、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和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五部分组成.垂直流湿地属于潜流型人工湿地的一种,其综合了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和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地特性。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该系统的硝化能力一般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取决于进水水质(污染物形态,种类)、湿地的设计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在实验室中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通

3、过不同的装置填料设计,比较去除氮磷的效果,从而探讨影响垂直流湿地去除氮磷的因素。实验室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去除作用(主要有物理吸附、生物膜利用等)设计不同装置,从填料成分差异、填料配比差异、水体停留时间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因素,研究该处理系统的除磷效果。探究重点在于,填料种类、填料分装位置、污水停留时间、生物膜形成情况对总氮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分析重点在于,流速、去除率、去除量1.材料和方法1.1实验装置本实验设计主体装置为垂直流湿地模拟柱;所有柱子统一为柱高30c

4、m,内径15cm的透明塑料圆柱,在圆柱的上下各有一个突出的小管,分布在直径两侧,成为进水和出水口。出水口高出内底2cm;共24柱1.2填料配比柱子分六种处理,每个处理4个平行。㈠、填料混匀之后装柱,有机质占总重的15%处理一:土壤3.8市斤、有机质——(编号1、2、3、4)处理二:蛭石4市斤、有机质——(编号5、6、7、8)处理三:砂5市斤、有机质——(编号9、10、11、12)处理四:砂2.5市斤、蛭石2.5市斤、有机质——(编号13、14、15、16)㈡、填料由下往上配比装柱处理五:公分石(5cm

5、合1223g))、腐殖质(5cm合275g)、土壤(10cm合1585g)、公分石(5cm合1223g)——(编号①、②、③、④)处理六:公分石(4cm合811.5g)、腐殖质(5cm合275g)、细沙(12cm合2000g)、粗砂(4cm合1000g)——(编号⑤、⑥、⑦、⑧)处理1、2、3、4与处理5、6之间装柱时间间隔为4个月填装示意图:公分石5cm土壤10cm腐殖质5cm公分石5cm公分石4cm腐殖质5cm细沙12cm细沙4cm总高25cm处理五处理六1.3污水指标污水配比执行国家《生活污水排

6、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N浓度15mg/L,P浓度0.5mg/L,COD浓度50mg/L。具体配比如下:根据尿素、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蔗糖中N、P、C含量,按每15L自来水添加尿素0.48214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086613g、蔗糖1.55223g的标准,分别将三种物质溶解后搅拌均匀配制成实验污水。1.4实验方法①装柱前测定每根柱子的流速,装柱后每周二固定时间测定流速,用水满足本实验污水标准;由流速大小比照判断生物膜形成情况②每个柱子自成系统、互不干扰,添加污水后用保鲜膜封口透

7、气处理测定不同停留时间内,柱中污水氮磷含量,分析对污水中氮磷的阻流和去除效果,具体停留时间为1d、7d、>7d;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测定总氮,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测定总磷。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在Excel和SPSS软件中处理。2、结果分析2.1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生物膜的形成情况表1.1-16号柱子流速减小的百分比以上图表显示:1-16号柱子出(除10、14)流速都逐渐减小,且呈正向趋势;因此可以推断生物膜生成情况:处理一>处理二、三>处理四表2.①

8、-⑥号柱子流速减少的百分比二者生物膜生成情况相差不大2.2不同停留时间及处理设计对N、P去除率比较表3.不同处理及停留时间对氮、磷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处理停留1d去除率%停留7d去除率%停留大于7d去除率%TPTNTPTNTPTN187.43a57.99bc93.22a58.79bc82.59a44.00c264.55b68.56b65.70bc82.00a78.86b72.15b344.30c34.74d60.98c44.07c83.40a41.48c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