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

ID:29751356

大小:17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3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_第1页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_第2页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_第3页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_第4页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久避难硐室改造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方案根据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矿山救护规程》、《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等相关规定要求。由于公司采掘系统变化,井下采掘活动已全面进入二采区,原有永久避难硐室一与永久避难硐室二已不能满足井下职工避难要求,现需将永久避难硐室二(以下统称避难硐室)改造成100人。具体方案如下:一、选址井下原永久避难硐室二为“一”字型,额定避难人数为40人,可以选择利用原上出口处的斜巷进行改造与扩容

2、,使其成为“凹”字型。上下安全出口处于3000轨道大巷,距离不小于20m,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硐室内底板高度高于巷道高度不小于0.2m,符合要求。斜巷墙体两侧均由不燃性材料进行永久支护,可满足要求。上出口处巷道净高3.4m,下出口处巷道净高4.2m,可满足要求(要求不低于2m)。因此,通过改造永久避难硐室二上出口处斜巷,可以满足永久避难硐室构筑标准,且通过扩容,额定避险人数可以达到100人,满足二采区人员避难要求。二、施工流程拆除气瓶室和机电设备硐室→修齐3200轨道大巷1号密闭、3104上分层进风顺槽2号密闭与墙面平

3、直→拆除原避难硐室后门过渡硐室→拆除避难硐室后门密闭门→平整11#烤房对面斜巷地面→在11#烤房对面斜巷修筑新过渡硐室(沿3200斜巷1号密闭后退50cm)→砌筑隔爆墙→安设隔爆门→连接供水、供气管路→对墙体进行抹平、抹白→布线连接各类传感器、照明等装置→生活保障等用品摆放→系统调试运行三、构筑要求1、避难硐室前后20m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2、隔爆墙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5米,墙体用红砖砂浆砌筑,墙体厚度为0.8米,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3、墙体平面直接由巷道壁用水泥抹面抹平构筑,抹面厚度不小于20cm,保证墙体平整、不漏风。4、

4、由于地板不平整,在施工时应先将地板平整后再进行隔爆墙的施工。5、永久避难硐室顶板和墙面必须抹白,保证硐室内为浅色的要求。6、斜巷原避难硐室二上出口处两个密闭墙应沿对角修筑一个厚度不小于80cm的墙体,保证两处密闭处不透风、透水。四、避难硐室尺寸参数生存室按额定避难人数100人考虑,每人不小于1㎡,使用面积计算:S生=1×100=100㎡S过=3m2过渡硐室有效净宽度为3m,长度为2m,上出口S过=3.7×2=7.4m2,下出口S过=3×2=6m2可满足要求生存室设计有效净宽度为3m,净长度为30m,斜巷净宽度为3.7m,净长度25.7m,计算其面积:S生=3×30+3.7×25.

5、7-S过=90+95.09-S过=179.09㎡>100㎡可满足要求五、避难硐室支护方式避难硐室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避难硐室采用锚喷支护。锚杆支护参数:顶、帮锚杆为左螺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型号为MSGLW335-20/2400,L=2400mm,直径20mm;托盘为尺寸(长×宽×厚)为150×150×10mm,锚固剂使用K2335树脂药卷和Z2360树脂药卷各一个,锚固力不小于120kN,顶扭矩为200N.m,帮扭矩为100N.m;间排距为850×1000m;钢筋网规格:φ6.5mm,l00mm×100mm;锚索型号为SKP18-186

6、0×8600,1-8600mm,直径17.8mm,采用“2-1-2"布置,间排距为2000×1000m。使用一个K2335和两个22360树脂药卷,预紧力不小于120kN。锚索托盘规格为300×300×16m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强度不低于C20,砼中添加10%的防水剂,铺底厚度200mm,强度不低于C20,硐室地面高于相邻巷道底板不小于200mm。避难硐室均采用即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之内为生存室。防护密闭门必须满足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生存室内设置两趟DN100单向排气

7、管和一趟DN100单向排水管。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Mpa,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500mm,墙体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不小于0.8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门墙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避难硐室还通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供电系统、通信联络等系统与外界联通;各系统至少在进入避难硐室前20m时,在管沟内预埋管线,进入硐室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六、避难硐室设备配备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