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

ID:29801695

大小:5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_第1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_第2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六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唐代称为近体诗,中也有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分和,每首四联,依次称、、、;每联两句上句称,下句称;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一般押,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近体诗的绝句,也称或截句。每首两联,和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答案:律诗绝句五言七言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出句对句平声韵对仗律绝平仄押韵对仗2.下列诗词文集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竹枝词》②《送元二使安西》③《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④《李义山诗集

2、》⑤《秋浦歌》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浪淘沙》⑧《石头城》⑨《鸟鸣涧》⑩《行路难》A.王维:②⑤⑨B.刘禹锡:①⑦⑧C.李商隐:③④⑩D.杜甫:③⑥⑧答案:B3.对《石头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写石头城险要的形势,“故国”指石头城,暗示出对历史人事的评价:“六朝统治者利用地形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谓煞费心机。”B.次句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移情于物,写得潮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C.后两句中的“淮水”指淮河,“女墙”指高墙,“旧时月”“还过女墙

3、”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D.后两句在艺术上曾借鉴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句,只是含意更加深远浑厚。答案:B4.对《锦瑟》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先是故意埋怨锦瑟,你为什么平白无故有这么多弦呢?然后写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心中充满愉悦的感情。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C.第三联作者又使用了两个典故,借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注珠”的

4、传说,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D.全诗渗透了诗人清凉落寞之感,饱含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深深遗憾。答案:A5.下面是对《锦瑟》中用典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庄生梦蝶”,语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B.“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后来禅位退隐,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血变为碧玉。C.“沧海明珠”,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在于海,生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5、珠得月华,始极光莹。D.“蓝田玉”,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答案:B6.下面是对《锦瑟》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意谓: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B.颔联意谓:锦瑟繁弦,裒音怨曲,惊醒了诗人的梦境,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怨愤,如闻杜鹃之凄音,啼春归去。C.颈联两句,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对仗,虽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却不很工整,只能算作宽对。D

6、.尾联意谓: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此情”二字,与开端“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古人对“念天地之悠悠”的批语是“好胸中”,那“念天地之悠悠”的寓意是什么呢?诗人又为了谁“而涕下”呢?答案: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的诗人登上幽州台触景生情,自然想到了那些能礼待、任用人才的古人,而这种人现在是见不到了,以后的呢,现在同样也是见不到的。“念

7、天地之悠悠”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联想到天地悠悠(过去、现在、将来的历史长河)中像诗人自己这样的遭遇的人又不知有多少。那么,诗人的感伤、流泪就不仅是为自己,也为那些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了。8.下列是关于唐诗发展概况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多项)()A.唐诗是我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据清康熙时编的《全唐诗》(900卷)所录,诗人有2300余家,诗48900余首,至于散佚的可能比这还要多,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创作的盛况。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B.初唐,指的是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8、开始仍沿袭梁陈余风,以写宫体诗为主,待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出来,才逐渐抛弃了宫体诗的陈腐内容和柔弱纤细的作风,改为写山河的壮丽、都市的繁华和男女之爱等,出现了清新明快的风格。这个时期里,传世作品不很多。C.盛唐,指的是由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在这60年间,诗的创作最为活跃,出现了大诗人李白、杜甫以及许多声名显赫的诗人,如孟浩然、陶渊明、王昌龄、王维、高适等。传世作品极多。如按诗风划分,在安史之乱以前,大部分诗作都显示了一种对于理想追求的浪漫豪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