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803911

大小:16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知识网络新人教版必修31.(2014·天津卷)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C)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以

2、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否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排除;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答案:C2.(2014·江苏卷)“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解析: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词义也发生变化,体现了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特征,排

3、除B、C两项;D项没有强调材料中词义变化这一核心信息。答案:A3.(2013·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表述错误;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错在“统一”。答案:A4.(2013·四川卷)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

4、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由材料中的“从汶川——,那——,砥砺我们——”可知,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危难时期显示出惊人的力量,没有体现①,更没有涉及②。故选D项。答案:D5.(2014·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

5、合作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解析:本题设问指向明确,根据材料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答案:①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②积极开辟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③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④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6.(2013·北京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

6、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容和作用,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只要记着课本知识即可作答。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