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

ID:29805636

大小:2.5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3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6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6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范围:包括A广州、B深圳、C珠海、佛山、江门、D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香港和F澳门。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

2、点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80年代中期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程特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反思归纳 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

3、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方法技巧 图解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题组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1.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 D解析 注意观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题组二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2013·江

4、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与苏

5、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答案 (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

7、水平差异(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② ③ ①解析 第(1)题,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图1可直观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第(2)题,由图2可看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第(3)题,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

8、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能带动苏北地区发展。第(4)、(5)题,结合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分类问题解决对策工业化问题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①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②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③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城市化问题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