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ID:29865065

大小:31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24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_第1页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_第2页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_第3页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_第4页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第1课时学习目标: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3.尝试进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鉴定试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难点: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的种类和作用,鉴定试验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列表比较识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尝试进行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鉴定实验,体验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探讨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学习过程:基础知识预习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支架阅读教材P17回答问题:1.什么是有机物的碳骨架?碳原子之间可以相结合,也可以或相结合,形

2、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2.碳元素在组成大分子化合物中的作用是什么?和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二、糖类的种类和作用1.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几类?糖类的组成元素糖类由三种元素组成。糖类的种类糖类可分为、、。2.单糖能水解吗?常见有哪些种类?3.二糖是什么?种类?二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吗?4.多糖有哪些种类?5.以上糖类动植物细胞中有区别吗?以大括号或表格的形式总结糖类的种类:(表格为例)分类概念种类分子式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五碳糖C5H10O5C5H10O4六碳糖C6H12O6果

3、糖植物细胞组成其他复杂化合物半乳糖动物细胞二糖C12H22O1120多糖(C6H10O5)n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区别:水解与氧化分解6.糖类的作用:三、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鉴定(边做边学)鉴定物质淀粉还原性糖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参见教材18页,可自己设计)实验结果设计思路思考与讨论:1.P18实验后讨论1、2题2.本实验运用了哪些实验设计原则?梳理与归纳(遇到的问题)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细胞内最基本、最主要的元素是A.CB.HC.OD.N2.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

4、、淀粉、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203.小鼠肝细胞中具有的糖类物质是A.纤维素和糖原B.葡萄糖和麦芽糖C.葡萄糖和糖原D.淀粉和蔗糖4.肝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终水解成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二氧化碳和水5.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体内唯一储备能源的物质D.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6.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都含有C、H、O、N4中元素C.基本

5、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7.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C.维护细胞渗透压D.供给水分8.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原因是A.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B.糖尿病人的吸收功能不好C.米饭和馒头含有大量葡萄糖D.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等经过消化、分解,生成大量葡萄糖9.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提

6、升拓展:10.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③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11.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

7、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12.青苹果汁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变为砖红色,这说明A.青苹果汁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二、非选择题13.在做“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时需涉及下列问题,请回答:⑴所用试剂甲液是质量浓度为的,乙液是质量浓度为20的,如何使用这两种溶液配制斐林试剂(简要步骤)?⑵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混合呈现色,它与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8、,产生沉淀。⑶做此实验时,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碎,原因是,若要避免此现象发生应改用。⑷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①葡萄糖②果糖③蔗糖④麦芽糖⑤淀粉⑥纤维素A.①②B.③④C.⑤⑥D.①②④⑸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