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

ID:29900002

大小:75.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4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欲穷其林(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B.水尤清冽(格外)假尔远逝(忽然)C.佛印绝类弥勒(像)曾不盈寸(竟然)D.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欣然规往(打算,计划)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便扶向路寻向所志B.不足为外人道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溯迎而上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崔氏二小生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潭中鱼/可百许头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

3、的情态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7.根据要求填空。(7分)(1)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情感。(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辗转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8.(核心素养)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5分)①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②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升级版的最好印证。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③“鱼传

5、尺素”“鸿雁传书”,代代相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1)文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第③段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改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示例,完成填空。(2分)《傅雷家书》:循循善诱谈艺术人生《诫子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

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8、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