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

ID:29901845

大小:880.5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4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_第1页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_第2页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_第3页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_第4页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以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绝密★使用完毕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试题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凋亡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都下降,酶活性都减弱C.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生物所有的性状D.所有细胞都有以磷脂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膜结构2.拉尔夫・斯坦曼因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

2、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取得的成就,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A.树状细胞可以分泌抗体B.树状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C.树状细胞可以吞噬入侵的病原体D.树状细胞对抗原处理不具有特异性3.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中利用目的基因对受体细胞进行选择B.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对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可用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

3、解氧4.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遗传的变异在进化上是有意义的B.人工诱变育种可定向提高基因突变频率C.自然选择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5.如图为某种淡水浮游动物垂直移栖的统计图示,多边形的宽度为不同深处的个体相对数,据图分析错误的是:-13-A.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岸边B.该浮游动物昼夜移动可能与温度有关C.该浮游动物昼夜移动可能与溶解氧含量有关D.该浮游动物昼夜移动可能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

4、是ABCD垃圾废易拉罐废塑料瓶废荧光灯管不可再生废纸垃圾分类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和II中正极均被保护B.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C.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D.I和II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9.下列与

5、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10.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

6、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13-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7、、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12.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13.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右图是

8、()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C.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14.不同的单位表示物理量的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