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

ID:29907929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_第1页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_第2页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_第3页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周鸿祎:微创新当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周鸿祎:微创新当道  微创新当道!不再“唯技术论”,而是对“用户体验”给予极大关注。  《经理人》杂志在做本年度企业创新调研时发现,在庞大的企业样本数据中有相当的比例,它们的创新其实并非大跨越式的,而是一种渐进式创新。比如,三一重工学习丰田汽车深入推动“精益制造”变革、苏宁电器在ERP系统上延伸出苏宁易购B2C、阿里巴巴设立反欺诈的“公平交易基金”,等等。  对于这种渐进式的创新,当前有一个流行的称谓叫做“微创新”。究竟怎样才能称之为微创新?微创新的核心又是什么?  绝大部分创新都是微创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岩梅认为:“从工业史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创新都不是突破性

2、的,而是渐进的。所谓‘微创新’,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大众,创新大多情况下并非突破性的、革命性的,创新的本质就是渐进性、累积性的。”  对于微创新的特点,朱岩梅教授强调:第一,用户—生产者关系。即企业需要关注用户的细小需求,并不断地加以改进满足之,正是在这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使得各种创新不断涌现出来;第二,不断试错。你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一次成功,总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修正,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其实就是创新本身的特点。”  在企业界,将微创新喊得最响的当属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他对微创新的定义是:“你的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心里最甜

3、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能四两拨千斤,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周鸿祎认为互联网微创新的规律有两点:“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快速出击,不断试错。”  显然,周鸿祎的体会与朱岩梅教授的研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他们二者的定义出发,企业进行微创新需要关注两个核心点:观念的扭转、路径的落实。  从技术至上到用户体验至上  所谓观念的扭转就是,不再“唯技术至上论”,而是要转移到对“用户体验”的极大关注上。朱岩梅分析道:“除了少数科学推动的创新,大多都是市场和用户推动的。”    周鸿祎更是反问道:“你觉得苹果的iPod、iPhone还有iPad有什么高

4、、精、尖的技术突破吗?其实没有,但苹果把现有的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呈现在用户面前,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Wintel(windows+intel)的全新体验。靠这个占领市场后,苹果就快速推新版本,每一个新版都有新的用户体验。”  其实,从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来看,其每年的研发费用占其销售收入仅为3%,远低于因特尔、爱立信、诺基亚、微软等每年超过10%的研发投入,但是其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却把诺基亚等竞争对手击败了。所以周鸿祎甚至喊出了“用户体验决定成败”的口号。  即使对于360的冤家腾讯,周鸿祎同样不讳言后者在微创新方面的出色表现:“QQ本身就有很多微创新,比如QQ文

5、件传输速度比MSN快,这就打动了用户的心。这一点小小的创新,让QQ不再只是一个聊天娱乐工具,也变成了一个高效的办公工具,一下子就把很多坐办公室的人变成了QQ的用户。”  周鸿祎自认为360也是靠重视用户体验而崛起的,“360安全卫士从查杀流氓软件开始,也是一直在做微创新工作。查杀流氓软件就是微创新,传统安全厂商怕得罪人,不敢干,没有钱赚,不愿意干,袖手旁观看360的笑话,结果360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后来,360开始给用户电脑打补丁,这也是一个微创新,别人嘲笑我们,觉得打补丁真是不一般的傻冒,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人家都不屑于干。我们不管别人笑话,觉得打补丁、补漏洞能让用户的电脑

6、更安全,那360就去干,不管有没有钱赚,有没有利可图。”  充分挖掘数据库资源  企业的微创新除了观念扭转问题之外,另一个就是路径落实问题。有人很自然会问:我也知道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问题是我如何去发现需求、改善体验呢?第1页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