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

ID:29912252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_第1页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_第2页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_第3页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_第4页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636.1-2007 无公害杏鲍菇 第1部分:产地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3/T××××—2006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05-16实施2007-04-16发布无公害杏鲍菇第1部分:产地环境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pleurotuseryngiiPart1:EnvironmentalrequirementDB33/T636.1—2007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7.080.20B391DB33/T636.1—2007前言DB33/636-2007《无公害杏鲍菇》按部分发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菌种;——第3部分:原辅材

2、料;——第4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是DB33/636-2007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磐安县人民政府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磐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强、吕先真、应文立、方正燕、陈有兴、杨海鸥、潘娟莺。IDB33/T636.1—2007无公害杏鲍菇第1部分:产地环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杏鲍菇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袋料栽培的无公害杏鲍菇生产地选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

3、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8-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neqISO/DP8288GB/T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

4、择电极法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neqISO6595:1982GB/T7486-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eqvISO6703-1:1984GB/T11896-19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14550-1993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2-1994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3-1995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

5、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6-1995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7134-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7-199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3

6、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农田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7-2000农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DB33/636.5-2007无公害杏鲍菇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无公害杏鲍菇4DB33/T636.1—2007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符合DB33/636.5-2007要求的商品杏鲍菇。1 产地环境要求1.1 选址原则应选择有清洁水源、排灌方便、清洁卫生,周围无工业“三废

7、”污染及酱曲场、畜牧场、垃圾场等生物污染源,具有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作菇场。1.2 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 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指标日平均1h平均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3≤0.30--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  ≤0.150.50氮氧化物(标准状态),mg/m3  ≤0.100.15氟化物(标准状态),μg/m3   ≤7.0201.3 灌溉水质量灌溉水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表2 灌溉水质量项目指标pH值5.5~8.5总汞,mg/L≤0.001总镉,mg/L     ≤0.005总砷

8、,mg/L       ≤0.05总铅,mg/L        ≤0.1铬(六价),mg/L      ≤0.1氟化物,mg/L        ≤3.0氰化物,mg/L         ≤0.5氯化物,mg/L         ≤250石油类,mg/L         ≤1.01.4 土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