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

ID:29919609

大小:1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1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2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3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4页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 t 528.1-2005 农田鼠害测报防治 第1部分 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3/T××××—2005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5-02-14实施2005-01-14发布农田鼠害测报防治第1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ForecastandControloffieldratdamagePart1: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ApodemusAgrariusPallasDB33/T528.1—20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B16备案号:1DB33/T528.1—2005前言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Pallas)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农田的优势鼠种,发生面积大、分布广,它不仅危害农作物

2、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粮食生产重大损失,而且还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人类疾病。因此,是农区重要的测报与防治对象之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的准确率,有效地指导鼠害的防治,特制定“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地方标准。本部分在对黑线姬鼠种群发生规律与影响因子、危害损失、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等系统调查研究,总结测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并参阅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制定测报调查规范。DB33/T528-2005《农田鼠害测报防治》按部分发布,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第2部分:农田黑线姬鼠防治指标。本部分为DB33/T528-2005的第1部分。本部

3、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诸暨市病虫测报站、临海市植保站、天台县病虫测报站、桐庐县病虫测报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钱冬兰、张华旦、汪恩国、杨廉伟。IDB33/T528.1—2005农田鼠害测报防治第1部分:农田黑线姬鼠测报调查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农田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繁殖动态、危害损失、天敌、药治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农田黑线姬鼠系统测报调查。2 种群密度2.1 观测区选择选择有代表性,便于鼠情调查的农田,常年不灭鼠,面积在30公顷以上。2.2 调查内容系统监测农田害鼠的种类及密度的变化。2.3 调查时间每月中旬调

4、查1次,每次连续布放鼠夹3日(夜),天黑前放夹,早晨收夹。2.4 调查方法采用鼠夹日(夜)法调查,鼠夹用中型铁板或木板夹,以生的花生米做诱饵。根据田间地形地貌,沿田埂、沟边、渠边等线路间隔5~10米放一鼠夹,或保持一定距离(夹距5米×行距50米,或夹距10米×行距25米),3日(夜)放夹总数不少于300夹次。统计每日放夹数、回收夹数、捕鼠数、鉴别种类、计算害鼠密度。调查结果记入表1。捕获害鼠数(只)害鼠密度(%)=×100…………………………………(1)3日总回收鼠夹数(只)表1农田害鼠种类、密度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日期调查地点作物生育期布夹数(只)回收夹数(只)总捕鼠数(只)总鼠密度%

5、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备注月日捕获数(只)鼠密度%捕获数(只)鼠密度%捕获数(只)鼠密度%捕获数(只)鼠密度%3 繁殖动态及年龄组成3.1 调查时间每月中旬,与害鼠种类密度调查同时进行。3.2 调查数量5DB33/T528.1—2005每月观察黑线姬鼠50只以上。1.1 调查方法1.1.1 繁殖动态调查解剖雌鼠,确定繁殖期,并观察妊娠情况及胎仔数,计算怀孕率。调查结果记入表2。怀孕鼠数怀孕率(%)=×100…………………………………(2)雌鼠总数(不计幼体)1.1.2 年龄鉴定与年龄组划分以上臼齿磨损程度为主要依据。对捕获的黑线姬鼠分别编号,取其头部,剥取外皮,在沸水中煮10分钟-15分

6、钟,捞出洗净、洒干,装入样袋,在双筒放大镜下观察上臼齿磨损程度,对照分级指标(表3),确定个体的相对年龄。或对捕获的黑线姬鼠编号后,逐一称出体重,对照体重指标(表4),确定个体的相对年龄。调查结果记入表2。表2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动态与年龄组成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日期繁殖情况年龄组成备注月日解剖鼠数(只)雌鼠数(只)孕鼠数(只)怀孕率%总胎仔数(只)每胎鼠数(只)观察鼠数(只)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I组成体II组老体组只%只%只%只%只%表3黑线姬鼠上臼齿磨损程度分级指标年龄组主要特征与划分指标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I组成体II组老体组M3未达M1、M2高度,或已达M1、M2,但磨损齿质独立,彼此不

7、相连接M1后嵴、M2第二横嵴磨损齿质形成横联M1或M2上相邻磨损齿质横联间出现纵连,即将形成封闭环M1或M2上相邻磨损齿质横联间形成封闭环,但仍有珐琅质咀嚼面上磨损齿质全连成一片,有珐琅质存在表4黑线姬鼠年龄组体重划分指标指标年龄组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I组成体II组老体组体重(g)≤16>16≤24>24≤33>33≤39>392 鼠害调查2.1 调查时间在水稻秧苗期、孕穗期、成熟期各调查一次。2.2 调查田块和取样数选择水稻早、中、迟熟类型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