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

ID:29923974

大小:72.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_第1页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_第2页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_第3页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_第4页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形监测方案》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形监测方案东莞市旗峰路嘉裕楼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东莞市旗峰路嘉裕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莞城内,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6平方,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25~6.90米,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米,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米。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粘性土层中,地下

2、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米。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二、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

3、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⑴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4、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7、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8、《东莞市旗峰路嘉裕楼基坑支护工程图纸》和《地质资料》四、基坑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一)监测内容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

5、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①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②  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③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④  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⑤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⑥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二)位移观测点的布设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

6、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工程现场旁距基坑边5倍开挖深度距离以外的稳定土体中布设7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WJ1、WJ2、WJ3、WJ4、CJ1、CJ2、CJ3;4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4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且大于5倍基坑深的距基坑边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2、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

7、西面靠2~5层的住宅楼群位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在搅拌桩顶部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在紧挨水平位移观测点附近的地面上(搅拌桩边上);其他位置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设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边线部位,观测标志拟采用Ф16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上,顶端位置磨成半球状。根据现场平面尺寸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按设计要求布设9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BX1-BX9。(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3、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按设计要求布设40个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点其布点,它们的编FW1-FW40。位置详见《基坑

8、监测平面图》。4、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孔的布设按设计要求在基坑东、南、西、西、北层各布设1个水位观测孔,编号为SW1~SW42,采用油压XY-100型钻机成孔,孔深约11米,并下塑料套管及滤管成井以便观测。位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三)现场目测目测内容主要有:①基坑开挖后,基坑坑壁、坑底及周边地下水是否有较大的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