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

ID:29988335

大小:1.0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5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_第1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_第2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_第3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_第4页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指导教师:起始时间:2016年6月6日--6月17日1摘要直流脉宽变换器,或称为直流PWM变换器,是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出现的能取代相控整流器的直流电源。根据PWM变换器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电流截至负反馈环节只能限制电动机的动态电流不超过某一数值,而不能控制电流保持为某一所需值。根据反馈控制原理,以某物理量作为负反馈控制,就能实现对该物理量的无差控制。用一个调节器难以兼顾对转速的控制和对电流的控制。如果在系统中另设一个电流调节器,就可以构成电流闭环。电流调节器串联在转速调节

2、器之后,形成以电流反馈作为内环、转速作为外环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的双闭环调速,此系统使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各种特殊运行要求。关键词:双闭环,PWM,直流电动机,单片机23目录摘要1一、设计的目的及意义3二、设计要求3三、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43.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43.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63.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8四、转速环、电流环的设计104.1、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在直流双闭环系统中的作用104.2、调节器的具体设计1

3、04.3、电流环的设计114.4、速度环的设计12五、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145.1、PWM变换器145.2、整流电路155.3、泵升电路16六、控制电路的设计166.1、单片机166.2、测速电路176.3、键盘电路17七、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的仿真18八、结论20附录21附录A21附录B22参考文献2323一、设计的目的及意义1、训练学生正确的应用运动控制系统,培养解决工业控制、工业检测等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熟悉运动控制系统应用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步骤。3、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绘图

4、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电动机控制电源采用H型PWM功率放大器,其占空变化为0~0.5~1时,对应输出电压为-264~264v,为电机提供的最大电流为25A,速度检测采用光电编码器,且其输出的A、B两相脉冲经光电隔离后获得每转1024个脉冲角度分辨率和方向信号;电流传感器采用霍尔传感器,其原、副边电流比为1000:1,额定电流50A,已知直流电动机:电动势系数=0.135V·min/r,主回路总电阻=2.5Ω,。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0.0025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0.0

5、15s。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n*)N=10V,调节器ASR,ACR饱和输出电压Uim*=8V,Ucm=6.5V。H型PWM功率放大器、工作频率为2KHZ,采用单极性、双极性工作方式;直流电源电压264V。直流电动机(一):(1)输出功率为:7.5Kw电枢额定电压220V(2)电枢额定电流36A额定励磁电流2A(3)额定励磁电压110V功率因数0.85(4)电枢电阻0.2欧姆电枢回路电感100mH(5)电机机电时间常数2S电枢允许过载系数1.5(6)额定转速1430rpm环境条件:(1)电网额定电压:380/220V;23(2)电网电压波动:10%;(3)环境温度:-40~+40

6、摄氏度;(4)环境湿度:10~90%;控制系统性能指标:(1)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2)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10%;(3)调速范围:D=10;(4)静差率小于等于0.1。三、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3.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对于经常正、反转运行的调速系统,应尽量缩短启、制动过程的时间,达到图1所示的理想过度过程曲线,完成时间最优控制。即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直流电动机以最大的加速度加、减速。到达给定转速时,立即让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对于恒磁通的他励直流电动机而言,转矩控制就成为了电流控制。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

7、用,电流不可能突变,图1所示的理想过度过程只能得到近似的逼近,其关键是要获得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启=制动过程。23图1时间最优的理想过渡过程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只能限制电动机的动态电流不超过某一数值,而不能控制电流保持为某一所需值。根据反馈控制原理,以某物理量作为负反馈控制,就能实现对该物理量的无差控制。用一个调节器难以兼顾对转速的控制和对电流的控制。如果在系统中另设一个电流调节器,就可以构成电流闭环。电流调节器串联在转速调节器之后,形成以电流反馈作为内环,转速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