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ID:29993127

大小:7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无论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中都是一个“亮点”。但深入思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3)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

2、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4)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实验的理论依据1、心

3、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2、《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

4、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4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

5、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三、课题的界定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2、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四、实验的目标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6、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研究方法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3、问卷法:了解学生

7、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4六、研究的内容1、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3、如何选择合作的时机?七、实验操作(一)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及有关控制因素1、实验班:自己所教的班级。对照班: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同轨班级。2、控制因素(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时量相等,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数大体相等,且均不知道参加该项实验。(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其控制本实验以学生小组

8、合作学习数学的研究为实验主体,实验的自变量主要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法研究、课型改革、学法指导、练习设计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为学生树立小组合作学习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