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ID:30001706

大小:2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5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1页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2页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3页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4页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

2、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3.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4.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

3、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期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6.“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A.毛泽东B.孙中山C.康有为D.蒋介石7.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

4、,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宋教仁组建国民党②国民党成功组阁③发动“二次革命”④策划护国战争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9.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10.下列哪一社会现象

5、,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A.1905年,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B.1913年,清朝官员在南京街头巡察市政状况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11.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国民革命B.武昌起义C.西安事变D.抗日战争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毛泽东B.李大钊C.陈独秀D.董必武13.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

6、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广州四地实地考察。其中,井冈山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B.国共合作革命新貌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幕式B.淞沪会战C.南京大屠杀D.

7、卢沟桥事变16.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17.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瑞金B.北京C.延安D.西柏坡18.1947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A.土地使用权B.土地所有权C.土地经营权D.土地管理权19.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