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

ID:30014056

大小:50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6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_第1页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_第2页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_第3页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_第4页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版高中物理 单元评估检测(五) 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单元评估检测(五)(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每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4分)1.如图所示,a、b两小球静止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离地面足够高,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两球间用一条细线连接,开始线处于松弛状态.现同时释放两球,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下落后两球间距离逐渐增大,一直到细线张紧为止C.下落过程中,a、b两球都处于失重状态D.整个下落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站在电梯上,电梯从

2、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到达一定速度后再匀速上升.若以N表示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G为人受到的重力,f为电梯对人的静摩擦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加速过程中f≠0,f、N、G都做功B.加速过程中f≠0,N不做功C.加速过程中f=0,N、G都做功D.匀速过程中f=0,N、G都不做功3.(创新题)一只苹果从楼上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苹果在空中依次经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直线为苹果在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C.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D.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

3、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4.(预测题)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2B.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4C.9s内,力F做的功是126JD.3~6s和6~9s两段时间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相等5.(易错题)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的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A.μmgLB.2μmgL

4、C.D.μ(M+m)gL6.(创新题)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A.R(N-3mg)B.R(3mg-N)C.R(N-mg)D.R(N-2mg)7.(2011·新课标全国卷)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

5、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8.(2012·昆明模拟)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2J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m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9.(2012·房山区模拟)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由静止迅速拉到Q点,并使其获得速率v

6、,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A.mglcosθB.mgl(1-cosθ)C.FlcosθD.mgl(1-cosθ)+二、实验题(7分)10.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③在质量为10g、2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g取9.8m/s2):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

7、距离为40.0cm.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J.(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他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