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

ID:30021652

大小:2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6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_第1页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_第2页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_第3页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所    编制起止时间:2002.7-2002.11    项目负责人:朱波徐泽    主要参加人:谢从朴王晓燕杨斌石永洪    合作单位:北京大学城环系、中科院地理所            一、背景与思路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人口373万人。2002年6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成立杭州市滨江科技城,科技城面积73.3平方公里,现状人口9.84万。    杭州城市发展正面临两方面要求:第一,就城市经济而言,杭州要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2、充实、完善和培育城市综合服务职能,进而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二,就城市建设而言,应加快疏解中心城区职能、改变各自为政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整合城市空间的功能结构。    滨江科技城的建设,体现出杭州市决心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带动城市整体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提升杭州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与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与建设的目标应着眼于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区域,应突出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对浙江经济进行组织和提升浙江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担负提升杭州、服务浙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滨江科技城西侧和南侧位于“西湖—钱江—

3、湘湖”生态带的环绕之中;东北侧位于从西湖(老中心)—钱江新城—原滨江区中心—萧山区中心的城市职能发展轴上;其东侧紧邻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内西侧的原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是杭州市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三片空间。从区位特征看,滨江科技城是城市服务职能与产业职能的交汇处,也是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转换处,因此其功能定位和空间组织对整合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基地内部“城、产、村”并存,整体功能结构松散,虽处于山水之中,但现有空间在功能与形态缺少与自然环境的呼应,这种空间格局很难满足高新产业发展与培育创新网络的要求。    因此

4、该地区的规划应充分体现“城市目标”、“产业特色”和“环境特征”;首先,通过合理定位,提升区域辐射力,促进城市空间功能结构的整合和内部空间功能结构的调整,达到“缝合城市”的目标;其次,发挥其“山环水绕”的环境特点,强调“生态优先、融合自然”的空间发展模式,为“人间天堂”再添新景;再次,构筑“创新的空间”,提供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平台。    本方案在杭州市滨江科技城概念规划竞赛中获得竞赛第一名。        二、目标定位    浙江省的创新中心,主导产业为移动通讯设备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和为浙江“块状”特色产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产业群。        三、概念性空

5、间方案特点    1.顺应城市空间整合的要求,从区域入手,构建江南新城,“缝合城市”    规划通过功能布局的调整与转换、生态和交通系统的梳理与调整,构建“一轴”(城市功能发展轴)、“一带”(城市产业发展带)、“一心”(创新中心),将三个产业园区和两个中心区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构建江南新城,整合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布局,“缝合城市”。其中:“一轴”:指串接滨江区中心、萧山区中心,与钱江新城、西湖(老中心)相对接的城市功能发展轴。    “一带”:指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成的城市产业发展带。    “一心”:指为

6、浙江“块状”特色产业服务的“创新中心”,是上述“一轴”、“一带”的空间交汇点,是“产业”与“创新”的结合处,是整合城市空间的功能核心。    2.强调“生态优先、融合自然”的空间发展模式    以生态研究为背景,通过对环境容量的分析及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确定整体发展规模和不同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开发模式;突出生态优先的理念。    规划通过“接山、引水、造湖”将科技城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城市功能与自然空间的复合,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人与环境的互动。    3.满足“创新”要求的形态特征与用地布局    规划从江南新城的整体结构入手,合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充分考

7、虑现状特征和新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延展、构建、疏解”,形成以“复合的网、生长的轴、集聚的核”为特征的新空间,为高新产业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规划通过功能网络与生态网络、生活网络等的契合,使得生产与生活保持便利的联系,提高区域的活力与人气,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的高度交融,形成体现“知识经济”特点的空间模式。    规划通过连续的开敞空间系统、三条城市功能轴和两条混合服务轴穿接主要的产业空间,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多样的交流场所,实现“产业”与“创新”的结合。    规划通过对重要节点的塑造,形成具有“辐射与衍生能力”的集核,突显滨江科技城作

8、为“浙江省的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概念方案总平面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