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ID:30048858

大小:23.2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6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第1页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第2页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第3页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第4页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光学基础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基础光学实验  一、实验仪器  从基础光学轨道系统,红光激光器及光圈支架,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科学工作室500  或750接口,datastudio软件系统  二、实验简介  利用传感器扫描激光衍射斑点,可标度各个衍射单缝之间光强与距离变化的具体规律。  同样可采集干涉双缝或多缝的光强分布规律。与理论值相对比,并比较干涉和衍射模式的异  同。理论基础  衍射:当光通过单缝后发生衍射,光强极小

2、的衍射图案由下式给出asinθ=m’λ  其中a是狭缝宽度,θ为衍射角度,λ是光的波长。下图所以为激光实际衍射图案,光强与位置关系可由计算机采集得到。衍射θ角是指从  单缝中心到第一级小,则数。  m’为衍射分布级双缝干涉: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发生干涉,从中央最大值到单侧某极大的角度由  下式给出: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ds

3、inθ=mλ  其中d是狭缝间距,θ为从中心到第m级最大的夹角,λ是光的波长,m为级数。如下图所示,为双缝干  涉的各级光强包络与狭缝的具体关系。  三、实验预备  1.将单缝盘安装到光圈支架上,单缝盘可在光圈支架上旋转,将光圈支架的螺丝拧紧,  使单缝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转动。要选择所需的狭缝,秩序旋转光栅片中所需的狭缝到单缝  盘中心即可。  2、将采集数据的光传感器与转动传感器安装在光学轨道的另一侧,并调整方向。3、将  激光器只对准狭缝,主义光栅盘侧靠近激光器大约几厘米的距离,打开激光器。调整光栅盘与激光器。  4、自左向右和向上

4、向下的调节激光束的位置,直至光束的中心通过狭缝,一旦这个位置  确定,请勿在实验过程中调整激光束。  5、初始光传感器增益开关为×10,根据光强适时调整。并根据右图正确讲转动传感器及  光传感器接入科学工作室500.  6、打开datastudio软件,并设置文件名。四、实验内容a、单缝衍射  1、旋转单缝光栅,使激光光束通过设置为毫米的单缝。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

5、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2、采集数据前,将光传感器移动衍射光斑的一侧,使传感器采集狭缝到需要扫描的起点。  3、在计算机上启动传感器,然后慢慢允许推动旋转运动传感器扫描衍射斑点,完成扫描后点  击停止传感器。若果光强过低或者过高,改变光传感器。4、使用  式确定狭缝宽度:  (a)测量中央主级大到每一侧上的第一个极小值之间的距离s。(b)激光波长使用  激光器上的参数。  (c)测量单缝光栅到光传感器的前部之间的距离l。(d)利用以上数据计算至少两个不同的最小值和平均的答案。分析计算结果与标准缝宽之  间的误差以及

6、主要来源。b、双峰衍射  1、将单缝光栅转为多缝光栅。选择狭缝间距为(d)和狭缝官渡(a)的多缝。  2、采集数据前,将光传感器移动衍射光板的一侧,是传感器采集狭缝到需要扫描的起点。3、  在计算机上启动传感器,然后慢慢允许推动旋转运动传感器扫描衍射斑点。完成扫描后点击  停止传感器。如光强过低或者过高,改变光传感器。4、利用datastudio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

7、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软件来测量主极大到一侧第一、二、三次极大的距离,并测量整个包络宽度。  5、测量最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最大侧。测量距离从中央最高最低衍  射模式。  6、使用式确定缝间距:(a)测量中央主级大到每一侧上的第n个极大值之间的距离hn。(b)  测量单缝光栅到光传感器的前部之间的距离l。(c)确定”d”值,使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最大值,求”d”平均值。分析实验值与标准  缝间距的误差。  7、确定狭缝宽度,使用式根据主级包络到第一级包络的距离,计算双缝缝宽,并  与标准值对比。

8、  8、选择两组其他双缝,重复上述步骤。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单缝衍射:sl=;sr=;l=;仅当λ=650nm;由式算得ar=×10m;al=×10m;a=×10m计算误差δ  r=()/=%δ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