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300676

大小:817.0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7-07-20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湛江地区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湛江地区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1.1.2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及基本情况1.1.3.1建设单位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1.1.3.2项目负责人黄国强(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卢东绪(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1.1.3.3建设单位基本概况本项目两个建设单位均为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属下的单位。(1)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由原广东省国营调丰糖厂、广东省国营收获农场、广东省国营南光农场合并组

2、建而成,是一家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丰收公司获得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称号,是全国唯一的甘蔗机械化基地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公司拥有土地面积22万亩,在职员工8069人,2004年公司资产总额9亿元,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8亿元,创利税5700多万元。公司历年来获得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模范纳税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生态示范场”、“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农行“AAA级信用企业”和“黄金客户”、“81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地址:广东省雷州市调风镇

3、电话:0759-8951762(2)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创建于1952年,是一个以种植培育热带、亚热带作物为主,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国有企业。现有土地总面积1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拥有26个生产队、32个居民点,总人口5000余人。现农场场部拟建小城镇,拥有中学1所、小学1所,可供全场职工子弟入学。场部设有医院,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幸福农场位于雷州半岛中南部,北距湛江100公里,南至海安码头40公里,国道207线和粤海铁路以及计划建设的湛海高速公路均经过农场,是陆路通往海南省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建场50年来,农场经济发展很快,现有甘蔗

4、、橡胶、剑麻、林木四大支柱产业,2003年人均收入4300元,社会总产值7600万元。农场是国家农业部“九五”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华南农业大学高新科技试验点、广东省首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和湛江市“988科技兴湛计划”实施单位,拥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和一流的投资环境。公司地址:雷州市英利镇电话:0759-85082771.1.4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内容及建设期限1.1.4.1建设地点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获农场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1.1.4.2建设规模在两个项目区共建设甘蔗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6300亩。其中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属下的收获农场建设2700亩,广

5、东省国营幸福农场建设3600亩。81通过高标准精准微滴灌节水技术的工程节水措施,配合土地整理、田间蓄水土壤耕作、覆盖保墒、平衡施肥、土壤监测、技术培训等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高效用水。1.1.4.3建设内容(1)建设甘蔗微滴灌节水工程6300亩①在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获农场建设甘蔗高效节水滴灌工程2700亩。按2700亩为单元,利用丰收糖厂污水和那插河作为灌溉水源,配套集中供水设备、供水管道、田间滴灌系统、施肥设备和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甘蔗高效节水自动滴灌和施肥。②在广东省国营幸福农场建设甘蔗高效节水微喷带微灌工程3600亩。以300亩左

6、右为一个单元,通过已有或新建的机井、大口井引用地下水为灌溉水源,配套供水设备、供水管道、田间微喷带微灌系统、施肥设备,实现甘蔗高效节水微灌和随微灌施肥。(2)建设甘蔗综合农艺节水工程6300亩对上述6300亩微滴灌节水工程,配套建设综合农艺节水工程。①土地整理6300亩。结合发展微滴灌节水灌溉工程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田块规划、坡地治理和土地平整,合理划分灌区、减少微滴灌工程造价。②田间蓄水土壤耕作6300亩。引入先进的甘蔗深耕深松技术,通过深耕深松措施,增加田间活土层的厚度、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渗透能力,提高土层蓄水容量。③地膜覆盖保墒6300亩。引入最新成果矿化型光生物全

7、降解地膜覆盖保墒技术,涵养甘蔗种植环境,并避免残存薄膜造成的土地结构破坏,保护农田环境。④平衡施肥6300亩。81通过土壤肥力检测,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合理施用化肥和微量元素,达到一定的土壤养分平衡系数,保证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稳定并逐步提高。(3)建设甘蔗管理节水体系分别在两个项目示范区建设甘蔗管理节水体系。①土壤肥力监测系统。以50亩为单元规划布置土壤肥力监测点,定期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营养状况,以指导平衡施肥。②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根据作物品种与灌溉工程单元布置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指导项目区农业灌溉。③技术培训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