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

ID:3009378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_第1页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_第2页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_第3页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_第4页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墨子兼爱说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关键词:诸子学说;战国时代;墨子;兼爱说;儒家学说;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  摘要:墨子的兼爱说产生于兼并战争频发、人民水深火热的战国时代,其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引导置身乱世的人们培养一种视天下之人为亲人的博爱胸怀,树立济世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引导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善地发展。这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有着诸多的一致性。重温墨子的兼爱思想,不仅有助于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日渐麻木的爱的情感,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而且有助于推动现代国际秩序下国与

2、国之间和平共处交往伦理规则的形成。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01-0086-05  先秦诸子学说中,墨子学说是与儒家学说并立而行的两大时代显学之一,正如孟子所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学是以对儒家学说的批判姿态出场的,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儒家既不信鬼神又重视祭祀的内在矛盾、厚葬久丧导致流于仪礼形式、弦歌鼓舞足以丧天下、天命之说不可信不足信等方面。正是在批判儒家“爱有差等”的仁爱学说的基础上,墨子提出了“爱无差等”的“兼爱”说,兼爱说是墨子学说的根本观念,极大地

3、丰富了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思想内涵。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题演讲中,就提到了墨子的兼相爱思想:“‘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句话出自《墨子・兼爱上》,这充分彰显出墨子兼爱思想所独具的生命活力与现代价值。前不久成功发射升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也正是以“墨子”命名的,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了墨子思想

4、的深远影响力。  一、墨子兼爱说的现实针对性  墨子的兼爱说有着明显的现实考量,一介布衣墨子开创的墨学“发祥于东夷边鄙,成长于民间贱人,散发着强劲的边缘的活力”,这也决定了作为草根之学的墨学的实干派本质,即它是以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为宗旨的。  战国时代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兼并战争连年进行,不但持续的时间长,投入的物质资源多,卷入的人数更多,大规模的屠杀也屡见不鲜。正是看到这种国与国相攻、人与人相残的残酷现实,墨子由人与人间的互不相爱而思兼爱,并使之成了社会人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墨子充分认识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利相

5、交,严重缺失友爱之心,由此导致道德混乱、人伦丧失。他在《兼爱上》中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反之亦然。可见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大夫、诸侯之人出于自利、私欲的考虑而相互伤害、利用,由此导致现实社会的无序和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不断“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正是出于对这种人与人之间

6、相争、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严酷现实的冷静反思,墨子以其兼爱说引导置身乱世的人们培养一种视天下之人为亲人的博爱胸怀,树立一种济世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引导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善地发展。  二、墨子兼爱说的友善蕴涵  墨子的兼爱思想与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墨子以“天下之人”作为相爱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墨家友善思想的普遍性、绝对性和平等性。儒家仁爱精神的逻辑起点是血缘亲情,这种立足于亲情的仁爱之情不可避免会存在轻重厚薄、亲疏远近的差别。而墨子的兼爱说提倡

7、的是一种更具普遍性、纯粹性的爱,因而是一种真正的爱,它在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将儒家的仁爱精神推广到极致。  在墨子看来,人生存于世就应该顺天意而行,“顺天意若何?日:兼爱天下之人”。只有广爱天下之人,才算真正的爱人“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周”即“遍”,普遍的意思,可见墨子所说的爱人并不是先爱家人、亲人然后再爱其他人,而是始终真正泛爱天下之人的博大之爱,即所有人都应该相亲相爱。这就将儒家“仁爱”精神推到了极致,上升到一种不考虑社会背景、家庭出身、血缘亲疏等客观因素而泛爱众生

8、的高度。可见,墨子以天下之人为对象的仁爱立意更为高远,也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社会贫贱愚弱层面的善良愿望,其格局要更为博大一些。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孔子的仁是“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以自己为起点,而渐渐扩大:由近远之程度,而有厚薄”,而墨子的兼爱则是“不分人我,不分远近,对一切人,一律同等爱之助之”。墨子的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