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

ID:30127813

大小:278.0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_第1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_第2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_第3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_第4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总体规划(框架草稿)(“十一五”及2020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12月目录271.实验室建设简况21.1实验室主要情况21.2存在问题32.实验室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32.1目的意义32.2指导思想42.3基本原则42.4规划目标43.规划建设内容63.1实验基地建设规划63.2规划建设主要内容103.3专业实验室建设主要内容114.投资规模225.1统一组织、科学规划225.2整合资源,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创新性技术研究245.3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24

2、5.4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255.5加强研究人才队伍的培养255.6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265.7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和实验室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26“十一五”及2020年27实验室总体规划编制大纲(2006年12月)1.实验室建设简况1.1实验室主要情况我院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各类专业和综合实验室32座,面积3万平方米。现拥有重要仪器设备120台套,其中20世纪建设的高精度水力机械模型通用试验台、大型减压箱、大型电液伺服式三向六自由度宽频域模拟地震台、450g-t土工离心试验机和刚性岩石试验机以及大型高压三

3、轴试验机等,为开展重大科技难题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此外正在逐步建设的大兴试验研究基地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院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实验室建设的力度,正在建设“水利部水沙科学与江河重点实验室”和“水利部水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配套了相应设备,总投资约为8000万元。在科技部和水利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节水灌溉工程中心、水利部防汛抗旱减灾研究中心、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27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发展需求,在开展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院里自行投资在大兴新建设完成了一座水工实验

4、厅和水力机械实验厅,并已投入使用一年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正在建设一座冷却水实验厅。为进一步拓宽我院科研实验条件和科技企业发展的空间,在大兴试验基地发展建设已具规模的情况下,又计划建设延庆八达岭实验基地,目前正在进行该基地的综合规划工作。1.2存在问题l实验设施和试验技术滞后于生产实践和学科发展需求l软科学研究缺乏实验技术支撑l数字信息平台发展水平满足不了科研发展的需要l良性运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综合团队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2.实验室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1目的意义根据国家、行

5、业需求和我院2020年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在我院已建有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一五”期间及2020年我院实验室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促进实验室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调整结构、理顺关系、突出创新、注重效益、规范管理、争创一流”的基本思路,结合学科建设规划,系统地作好我院“十一五”27期间及2020年实验室发展规划,创建国际一流的水利水电基础实验平台,为中国水科院整体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保障。2.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6、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院“瞄准一个目标、抓住二个重点、提高三种能力、建成四大基地、搞好五个建设、达到六个一流”的总体发展思路,迅速提升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我院的研究实力,为创建世界一流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奠定坚实的基础。2.3基本原则(1)自主创新、重点跨越。(2)引领未来、支撑发展。(3)平台共享、机制保证。(4)全面规划、分步实施。2.4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0年经过近15年的艰苦奋斗,我院将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条件和环境,根据“整合、共享、完善

7、、提高”的原则、对我院科技基础条件进行优化与整合,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与共享,建立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共享模式,打破重复分散、相互封闭的格局,为水利水电行业服务、为全社会服务。27①建成五个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基地),其中50%以上的实验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②组建一个国家实验室、建成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其实验设备技术水平分别有70%和5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③建成适应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及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培养一批具有

8、世界前沿水平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学历结构达到博士20%、硕士30%、大学本科50%。④建成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撑下的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资源。(2)阶段目标:2006-2010年①建成两个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其中30%以上的实验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②新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