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ID:30146397

大小:80.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7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_第1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_第2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_第3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_第4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国际金融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国际收支(15)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对世界其它地方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如礼赠)。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55)Ø结构性失衡。由一国经济结构(产品供求结构和要素价格结构)失调引发。若一国产品供求结构无法适应国际市场产品供求结构变化,该国国际收支将会面临长期性结构性失衡。若一国要素价格变动使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渐弱甚至消失,也会导致赤字长期存在。Ø收入性失衡。指国家间收入平均增速差异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收入平均增速越高

2、,进口也会增长的越快,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收入增长较慢国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当然还要考虑到引起收入增长快慢的因素。Ø周期性失衡。指由各国经济循环波动的不一致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尤其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如:当西方工业国经济处于衰退期,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需求就会降低,使后者国际收支恶化。Ø货币性失衡。指一国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使该国物价水平和成本上升,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引起或加剧国际收支逆差。还会使本国实际利率下降,资本流出增加,流入减少,资本外逃导致资本项目逆差。Ø临时性失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性因素或偶

3、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Ø冲击性失衡。指由游资流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1994~2010年,总体上“双顺差”结构不断强化。Ø经常账户:17年间连续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5、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额为1608和2499亿美元,2010年则为3062亿美元。Ø资本账户:除1998年逆差外,其余也都顺差。三、失衡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62)1)贸易收支持续顺差恶化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2)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使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3)双顺差意味着对实际资源的让渡,其背后的粗放的贸易增长方式及体制、结构问题更为堪忧。4)外汇储备持续累积,导致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5)外资持续

4、流入与内资持续流出,不仅造成了我国国际投资低收益,而且牺牲了对经济的控制权。四、国际储备(34)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狭义:自有储备。广义:即所谓的国际清偿力,含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是一国货币金融当局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其汇率水平能力的重要依据。五、自有储备的构成(35)自有储备:(1)黄金储备(GoldReserve)政府持有的货币性黄金,不含非货币用途的黄金。(2)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一国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汇资产。充当国际储备资产的货币必须具备:①能自由兑换成其它储备资产;②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

5、地位;③其购买力必须具有稳定性。(3)在IMF的储备头寸也称普通提款权(GeneralDrawingRights)是一国在IMF的自动提款权。(4)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SDRs)SDR最初与美元等值,1974改用一篮子16种货币作为定值标准,1980年后由美、德、英、法、日五货币定值。目前用欧元、日元、英镑和美元四货币定值。六、国际储备的规模取决于哪些因素(42)储备需求的规模管理1.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逆差额与储备需求额呈正相关2.汇率和外汇管制国际储备需求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呈负相关3.融资能力国际储备的需求与一国融资能力呈负相关4.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

6、储备的机会成本与储备需求呈负相关国际储备规模适度量参考指标:1.国际储备/进口额特里芬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进口总额的20%~50%。2.国际储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使这一比例尚无统一标准,通常发达国家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3.国际储备/外债总额经验表明,应为外债总额1/2为宜。七、货币自由兑换的经济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3)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Ø宏观经济形势是否稳定Ø市场调节机制是否有效Ø宏观调控能力是否成熟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3.充分的国际清算支付能力4.合理的汇率水平八、外汇概念(3、4)IMF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央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和

7、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和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SDR);(5)其他外汇资产。九、标价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