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的遗传(1)

数量性状的遗传(1)

ID:30151323

大小:141.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7

数量性状的遗传(1)_第1页
数量性状的遗传(1)_第2页
数量性状的遗传(1)_第3页
数量性状的遗传(1)_第4页
数量性状的遗传(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量性状的遗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关闭窗口]本章习题  1.解释下列名词: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近交系数、共祖系数、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修饰基因、表现型值、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广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近交系数:是指个体的某个基因位点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共祖系数:个体的近交系数等于双亲的共祖系数。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即QTL,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数量基因在连锁群中的位置。  主效基因:对某一性状的表现起主要作

2、用、效应较大的基因。  微效基因:指一性状受制于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效应累加、无显隐性关系、对环境敏感,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  修饰基因:对性状的表现的效应微小,主要是起增强或减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  表现型值:是指基因型值与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即性状测定值。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数量基因对环境比较敏感,其表达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反应和对遗传主效应的离差。  2.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答: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①.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

3、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②.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③.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

4、  3.叙述表现型方差、基因型方差、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的关系。估计遗传协方差及其分量在遗传育种中有何意义?  答:表现型方差由基因型方差(VG)、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e)和环境机误方差()构成,即6,其中基因型方差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是可以遗传的,而纯粹的环境方差是不能遗传的。  由于存在基因连锁或基因的一因多效,生物体的不同数量性状之间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连。在统计分析方法中常用协方差来度量这种相互关联的变异程度。由于遗传方差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基因型方差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等不同的方差分量,故遗传协方差也可进一步区分为基因型协方差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协方差等分量。在作物遗传改良过程

5、中,对某一性状进行选择时常会引起另一相关性状的变化,为了取得更好地选择效果,并使一些重要的性状能够得到同步改良,有必要进行性状间的协方差即相关性研究。  如基因加性效应对选择是有效的,细胞质效应亦可通过母本得以传递,因此当育种的目标性状不易测定或遗传率较低、进行直接选择较难取得预期效果时,利用与其具有较高加性相关和细胞质相关的其它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则较易取得育种效果。显性相关则是控制性状的有关基因的显性效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关性,杂交一代中表现尤为强烈,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加以利用。但这种显性相关会随着世代的递增和基因的纯合而消失,且会影响选择育种中早代间接选择的效果,故对于显性相关为主的成

6、对性状应以高代选择为主。所以,进行各种遗传协方差分析更能明确性状间相关性的遗传本质,有利于排除环境因素对间接选择的影响,取得更好的选择效果,对于作物的选择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基于对数量性状遗传本质的理解,叙述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在遗传机制方面,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与基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数量基因的表达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基因的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影响混杂在一起。因此,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⑴.数量性状受制于多对微效基因或称多基因的联合效应;  ⑵.各对微效基因的效应相等而且是累加的,故又可称是累加基因;  ⑶.各对基因对某一性状的效应微

7、小,多基因不能予以个别的辨认,只能按性状的表现作为一个多基因体系进行研究;  ⑷.微效基因之间无显隐性关系,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增效、小写字母表示减效作用;  ⑸.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⑹.微效基因具有多效性,除对数量性状起微效多基因的作用外,对其它性状有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修饰作用;  ⑺.微效基因和主效基因均处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