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土调办发10104号

湘土调办发10104号

ID:30173994

大小:113.0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7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1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2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3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4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土调办发10104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下发《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的通知各市州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业技术单位:为统一规范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相关图件的制作,我办制定了《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现印发你们。附件:《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二○一○年三月十五日附件: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一)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图内(数据库)表示内容及要求总体要求:注记及符号的颜色、大小、形状按照省厅统一下发的系统库和参数进行配置。各符号应定性定位准确、层次分明、注记

2、正确、清晰易读,避免注记、符号的相互压盖。图内表示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宗地界址线、界址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地类符号、注记(包括图斑编号、线状地物宽度、行政区名称、宗地名称、界址点号、主要水系(河流、沟渠、大型水库、湖泊)名称、道路名称等)、地物符号、各级政府驻地符号、辅助符号(指引线、隧道、桥梁等)、公里网、经纬度等要素。(1)地类图斑A、地类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重合时,不表示地类界线;B、图斑地类采用符号表示,同时标注图斑编号;C、图斑编号一般注在该图斑的中间位置处,图斑偏大或者形

3、状不规则的图斑可适当重复注记。D、地类符号的配置采用渲染法和打点法表示,其中渲染法表示的地类为:沼泽地、沙地、城市、建制镇、村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其余地类符号均为打点法表示。大图斑内被线状地物分割的闭合地块内,也应配置相应的地类符号。当线状地物用面状表示时(如道路、水系),面状内的符号在整条线状地物中只需表示一至二处即可。(2)线状地物线状地物注记包括名称注记和宽度注记。当线状地物方向与南图廓大于45°时,其名称注记与该线状地物由上而下平行注出;小于45°时,则名称注记与该线状地物由左至右

4、垂直注出,注记与线状地物间距不得大于2mm。线状地物宽度注记与线状地物垂直注出,与线状地物间距不得大于1mm。线状地物名称注记可根据线状地物的长度适当拉开字间距,并每隔15-20cm重复注出,宽度注记可每隔10-15cm重复注出。(3)其他注记各种注记应指示明确,清晰易读,整齐美观、字间距合理(字间距一般不超过字大的四倍)。除上面特别说明外,图上各种注记的字头一般应朝北图廓注出。行政(权属)名称注记、水域名称注记可根据其范围大小适当拉开字间距。(4)数据库特别要求数据库中各要素除了按照上述要求表示

5、外,还需注意以下情况:A、零星地物。所有零星地物均在正确位置采用0.6*0.6mm黑色实心小圆点表示。B、点状符号(包括地类符号、点状地物符号)单独形成文件。符号文件名为FUHAO.wt,属性结构如下: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Char102符号名称FHMCChar10M注:1、若符号为地类符号,“符号名称”赋值为对应的地类代码;2、若符号为其他地物符号,“符号名称”赋值参照《地形图图式》填写相应的中文名称。如“气象台”C、作为图面表示补充的指引线、

6、桥梁、隧道等具有方向性线状要素,不能做点状符号,要求作为线状文件,文件名为QTX.wl,属性结构为: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Char102符号名称FHMCChar10M注:若为指引线,则符号名称为“指引线”,若为其他线状要素,则“符号名称”赋值参照《地形图图式》填写相应的中文名称。2、图外表示内容及要求(1)图名:图种名“××县(区、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宋体,6.2×6.7mm,字间距2.0mm)、分幅图图名(黑体,6×6mm,字间距视字数多少设

7、为3-6.0mm)、图号(黑体,5.0×4.5mm,字间距0.5mm)。分三行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2)比例尺:采用数字比例尺(黑体,3.75×3.75mm)和直线比例尺(黑体,1.75×1.75mm),分两行配置于南图廓正中处。(3)“秘密”(宋体,3.0×4.0mm),配置于北图廓右上角。(4)图廓四周经纬网注记和经纬度坐标,图内公里网(5)编制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建库单位(黑体,3.75×3.75mm),配置于西图廓左下角。(6)图幅结合表(宋体,1.8×1.8mm),配置于北图廓左

8、上角。(7)图例,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分类及省厅下发系统库图式、图例、色标表示,配置于东图廓外。(“图例”,黑体,4.0×4.0mm;图例的文字说明注记,宋体,3.0×3.0mm)。(8)说明注记:资料来源(××××年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调查时间、坐标系、高程系、成图时间配置于南图廓左下角(仿宋,2.0×2.8mm),每行文字上下要对齐,各行之间间距为1mm。(二)县级土地利用挂图1、图内表示内容及要求总体要求: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规律、利用特点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