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

ID:30184136

大小:794.5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27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_第1页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_第2页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_第3页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_第4页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八章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  1.轴心受拉构件的破坏过程可分为哪三个受力阶段?  答: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开始到破坏为止,其受力过程也可分为三个受力阶段。第Ⅰ阶段为从加载到混凝土受拉开裂前。第Ⅱ阶段为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第Ⅲ阶段为受拉钢筋开始屈服到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此时,混凝土裂缝开展很大,可认为构件达到了破坏状态,即达到极限荷载。  2.偏心受拉构件按纵向拉力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哪受拉两种情况?  答: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按纵向拉力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大偏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两种情况:当纵向拉力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的合力点范围以外时,属于大偏心受拉;

2、当纵向拉力N作用在钢筋As合力点及As′合力点范围以内时,属于小偏心受拉。  3.大偏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构件在破坏是各有何特点?  答: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截面虽开裂,但还有受压区,截面就不会裂通。构件破坏时,钢筋As及As′的应力都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强度达到α1fc。  小偏心受拉构件在临破坏前,一般情况截面全部裂通,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设计时,可假定构件破坏时钢筋As及As′的应力都达到屈服强度。第七章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1.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有哪些?答: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包括:截面形式及尺寸,材料强度要求,纵筋和箍筋。(1)截面

3、型式及尺寸截面形式:为便于制作模板,轴心受压构件截面一般采用方形或矩形,有时也才采用圆形或多边形。偏心受压构件一般采用矩形截面,但为了节约混凝土和减轻柱的自身重力,特别是在装配式柱中,较大尺寸的柱常常采用Ⅰ字形截面。拱结构的肋常做成T形截面。采用离心法制造的柱、桩、电杆以及烟囱、水塔支筒等也常用环形截面。截面尺寸:方形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50mm×250mm。为了避免矩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长细比过大,承载力降低过多,常取。此处为柱的计算长度,为矩形截面短边边长,为长边边长。此外,为了施工支模方便,柱截面尺寸宜使用整数,及以下的,宜取的倍数,以上者,可取的倍数。对于Ⅰ形截面,翼缘

4、厚度不宜小于,因为翼缘太薄,会使构件过早出现裂缝,同时在靠近柱脚处的混凝土容易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碰坏,影响柱的承载力和使用年限。腹板厚度不宜小于,抗震区使用Ⅰ字形截面柱时,其腹板宜再加厚些。(2)材料强度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受压构件的承截能力影响较大。为了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节省钢材,宜采用较高强等级的混凝土。一般采用C25、C30、C35、C40,对于高层建筑的底层柱,必要时可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HRB335级和RRB400级,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这是由于它与混凝土共同受压时,不能充分发挥其高强度的作用。箍筋一般采用HPB235级、HRB33

5、5级钢筋,也可采用HRB400级钢筋。(3)纵筋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6%;同时,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截面的四周均匀放置,钢筋根数不得少于4根。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通常在16mm~32mm范围内选用。为了减少钢筋在施工时可能产生的纵向弯曲,宜采用较粗的钢筋。从经济、施工以及受力性能等方面来考虑,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5%。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放置在偏心方向截面的两边。当截面高度h≥600mm时,在侧面应设置直径为10mm~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地设置附加箍筋见图7-1b。柱内纵筋

6、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一级环境取30mm,纵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在水平位置上浇注的预制柱,其纵筋最小净距可减小,但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纵向受力钢筋彼此间的中距不应大于300mm。纵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的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焊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对于直径大于的受拉钢筋和直径大于的受压钢筋,一般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4)箍筋为了能箍住纵筋,防止纵筋压曲,柱中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其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在焊接骨架中则不应大于20d(d为纵筋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4

7、00mm,也不大于构件横截面的短边尺寸。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筋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当纵筋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宜加大到不小于8mm,其间距应加密到不大于10d(d为纵筋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200mm。当构件截面各边纵筋多于3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当截面短边不大于400mm,且纵筋不多于四根时,可不设置复合箍筋。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搭接钢筋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应加密,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