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

ID:30293920

大小:4.2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1.1.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2)同课异构课件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南方北方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2、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北方南方地形气候河湖有无

2、结冰期矿产平原、高原为主低山、丘陵为主温带季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有无煤、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作物耕地耕作制度南方稻谷,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水田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北方小麦、杂粮、棉花、苹果、梨…旱地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南尖北平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北方:铁路、公路南方:铁路、公路和河运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对工业的影响南米北面南轻北重方言分布:北方方言较少,南方方言繁杂。南

3、方方言的繁杂是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南方的区域环境特点:骄傲同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说话:南婉北直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由东到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因素——降水变化植被:较低河谷→耕作业高山带→放牧牦牛、绵羊(高山灌丛、草甸)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东南→西北垂直分异:因素——海拔变化5、青藏高寒区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

4、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

5、利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气候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低高科技、教育和文化低高对外开放程度低高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发展基础薄弱,20世纪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

6、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交通运输状况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民族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国际化程度

7、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西部大开发范围:陕、甘、宁、青、新、川、滇、黔、渝、藏、内蒙、桂。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按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西部地区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地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匾乏。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

8、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