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

ID:30312517

大小:3.8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区域地理·新课标版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第二讲 地图第一单元自主梳理2拓展思维3要点突破4典例剖析5跟踪演练6课时作业7学海导航1学海导航考纲解读:1.正确计算比例尺,识别比例尺大小,并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2.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3.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命题趋势:1.仍将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为主,题型延续选择题形式。2.以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文字信息为背景,考查等高线知识的实际应用。自主梳理一、地图三要素(如下图)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详细越小简略越大3.图例和注记:____

2、____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北南西东北方南北东西图例文字或数字二、地形图海拔高度相等坡度缓坡度陡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拓展思维1.相同图幅的中国地图和山东省地图,其比例尺大小和表示的内容详略有何不同?答案:1.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2.在三维地图上如何来判断方向?答案:2.三维地图是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地图而言,平面的二维地图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它们位于一个平面内,而三维地图是立体的,应该加上、下两个基本方向。3.假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

3、小数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底部海拔和陡崖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如何?答案:3.x≤顶部海拔

4、方向的方法常用方法辨别方向的技巧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正北,据此确定其他方向时针法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右手法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西向东;拇指指向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东向西海陆轮廓法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经纬度法经度法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减小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减小方向为东纬度法北纬度增大方向为北,减小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方向为南,减小方向为北1.等高线的七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图上所有标注高度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

5、,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2)等高距: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般情况下,同一幅图中等高距一致。(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盆地或山地。在图中可能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图幅中闭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能看到重合,那只能在陡崖处出现。(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7)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2.等高线的判读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

6、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  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称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平原等高线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丘陵类似山地,值小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与山地类似,以等高线数值进行区别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

7、问题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