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

ID:30455037

大小:85.7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30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_第1页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_第2页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_第3页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_第4页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2011-06-28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静距离2010庄子"虚静"资料待修改2010-11-1822:52:50阅读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庄子"虚静"说的二元性谭日纯汪浩【摘要】:庄子的"虚静"说最容易被人误解的是,认为"虚静"乃倡导的浑浑噩噩蒙昧无知之说。其实庄子所说的"虚静"是与"明","动","游"分不开的,可以说它们是一体之两面。庄子在否定、消解人的世俗欲望、名理概念知识,强调无知无欲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引生、肯定了大知与精神自由解放的另一面。这样说来,离弃就不只是一种否定,而是也是一种新的肯定。

2、庄子"虚静说"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在统一性。这个统一当然可以是哲学或者思维方法层面的,而我们更注意的是"虚静说"的美学意义。最早涉及"虚静"范畴的是老子,老子把"道"确定为宇宙的本源,认为道是无限超出人的感觉体验的,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把握,只有"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即主体心理处于绝对"虚静"的直觉状态时,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然则都是虚静,庄子之虚静与老子及其他诸子的"虚静"观有相通又有所不同。一、"虚静"是庄子学说中的核心范畴。庄子美学形成了以"虚静"为核心的各种美学概念,以虚静为线索便可将庄子的思想前后贯穿,其各种观点都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首先,"虚静"是悟

3、"道"以及最终实现"逍遥游"的必经之路。(以虚静把握虚静)庄子的终极理想是能够悟到人生的至理,最终实现"无待"的自由即达到"逍遥游"。那么该如何悟"道"以及怎样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呢?这就要求"虚静"的心态。"夫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道》),所谓"天乐"实际上也就是庄子审美理想的极致:齐物我,忘生死,超功利,摒知性等等。那么,这种"得至美游至乐"的绝对自由必然要求主体具有"虚以待物、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只有以"虚静"的心态来领会人与天地万物相贯通的同一性,才能悟道,才能实现对绝对自由的观照。只有摒弃一己之偏见,进入"虚静"、"心斋"、"坐忘",才能

4、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的"游"的境界,也就是审美的极境。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审美的把握方式概括为以"虚静"来把握虚静。海德格尔主张:心境愈是自由,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此之谓"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意》)。反之,得到了美的享受,把握了美的规律,心境则更加自由。其次,庄子所谓"道"、"游"观念本身亦具有虚静的性质。"道"是庄子的基本观念。在庄子眼中,"道"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道即是美"、"美即是道"、"道美一体"。从庄子很多言语中可看出这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这个"大美"即是道理,是万

5、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说明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言说性。这个"不可言说"有不必说之意,或者压根就说不出来,与庄子关于艺术创作"言不尽意"有相通之处。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然无为,不是有意识地追求什么,却自然而然地成就了一切目的。人类生活也应当自然无为,一切纯任自然,这样就能超出于一切厉害得失的考虑之上,解除人世间的一切痛苦,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即"游"的最高境界。从此可看出,"道"、"游"本身就具备"虚静"的性质。庄子的诸般思想可通过"虚静"这个核心概念连成一个体系。既然"虚静"在庄子美学中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如何达到"虚静"以及最终实现对"游"的最高理

6、想呢?庄子亦为我们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法。即"心斋"、"坐忘-去知"、"去欲-虚静"(-无为忘己-悟道-以天合天、不适之适)。心斋、坐忘是获取虚静之道的第一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大宗师》),由此可看出"心斋"、"坐忘"即摆脱外物、功利的嗜染,摆脱"耳"、"心"、"形体"、"知识"等种种束缚,功名富贵、褒贬得失不入胸次,自然可以作到心志专一,外扰全消。这就是"去知"、"去欲"的过程,是消除一切外在直接功利的过程。当然,也是

7、"虚静"的过程。简单来说,"心斋"、"坐忘"、"去知、去欲"、"虚静"四者互为因果,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各自为其他概念的前提,又以其他概念作为自己存在和独立的前提。"虚"是虚己以应物,"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心灵像镜子一样不主动去照物,而是让物自照于其中,与物相接但又不视为己之私得藏起来,这就是虚;相对来说,"静"是对外而言,心灵不为外物的勾引所扰乱,"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由"心斋"、"坐忘"到"去知"、去欲终至"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