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

ID:30462362

大小:102.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30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_第1页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_第2页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_第3页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_第4页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电视诗歌散文《印象中国》系列之《苏州园林印象》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世纪至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二百余处,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2、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同构成了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苏州

3、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一)狮子林作者刘郎CCTV.com2008年06月26日21:16来源:CCTV.com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狮子林是现存的唯一一座禅意园林,它

4、还被誉为假山王国。2000年,狮子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高僧留迹元朝至正元年,也就是1341年,一位名叫惟则的高僧,应弟子之邀,来到苏州传禅。次年,弟子们为他买地筑屋,建造了一座禅林。这,便是狮子林。来到苏州之前,惟则高僧曾在浙江天目山的狮子岩修行二十余年,而惟则的老师中峰明本,以及中峰明本的老师高峰原妙,又都是在狮子岩得道的。狮子林以"狮子"命名,既表明了这座禅林与传禅基地狮子岩的联系,又寄托了禅僧们不忘师祖的意思。在古代,狮子的"狮",有时又写作老师的"师"。在佛门之中,由于杰

5、出的僧人也被称为狮子,因此,不但高僧说法被称为狮子吼,而且高僧的法座也被称为狮子座。同时,寺院一词,也一向有着"丛林"的别称,所以,把这座禅林称为狮子林,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狮子林得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拥有这一片嶙峋多姿的太湖石假山群。这些大大小小的太湖石,虽然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却大都与狮子的形态非常相像。这些狮子,或立或卧,或俯或仰,千形百态,顾盼生姿,并以林立之势,营造出了十分奇异的氛围。可以说,把狮子的形态与狮子的寓意合为一体,并称之为"狮子林",对于一座禅林来说,这真是一种绝妙的构

6、想。作为佛教在中国发展以后形成的禅宗,向有功利禅与山林禅之分,惟则师徒所修炼的,则是山林禅。山林禅的禅僧隐遁于山林丛莽,生活都是十分俭朴的。但是,正因为有了那种绳床瓦灶式的生活,他们才深刻地体悟到了自然与生命的庄严法则。而狮子林建造之初的假山和竹林各占其半的格局,恰好保留了山林丛莽的特色。这正如惟则高僧的诗句所写:"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讲到苏州的古典园林,人们往往就会提到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清两代的拙政园与留园,并把它们称之为"城市山林"。而正是由于狮子林的存在,我们才拥有了一部堪

7、称完整而形象的苏州园林的历史。二、云林画本在狮子林创建的年月里,苏州一带,既是文人集中之地,又是禅僧往来之所。又因为惟则的地位和他本身就是一位诗僧,所以,狮子林便自然成为了那些笃信禅宗的文人们前来谈禅访道的地方。元明之际,先后有三位文人画家,曾为狮子林传神写照,一位是朱德润,一位是倪云林,另一位是徐贲。其中,以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所画的《狮子林图》的影响最为深远,以至后来,还仍然有人将狮子林称为"云林遗韵"。倪云林所画的《狮子林图》,经过辗转流传,最后传入宫中,并深得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喜爱。康熙四十二年,

8、也就是1730年,康熙皇帝驾临狮子林,他不但为狮子林题写了匾额,而且还留下了辞彩斐然的一副楹联:"苕涧春泉满,罗轩夜月留"。而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自第二次南巡起,每次南下,他都必游狮子林。据记载,乾隆皇帝曾经六次游历狮子林,总共题匾三方,题诗十首。不仅如此,他还令人把狮子林的规制做成模型送到北京,在北京的圆明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两处皇家园林中进行仿建,并同样叫作"狮子林"。可以这样讲,在乾隆皇帝巡驾江南的诸多名胜里,能给狮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